

如何将自己交代给可穿戴设备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Jawbone UP具备追踪计算睡眠状态、情绪预判和热量摄取等功能 )
“我们给Jawbone风险投资的原因,不只是Jawbone团队在可穿戴电子设备领域保持领先,更是因为这个团队的野心和创新立足点,在于如何影响生活方式。”这是2001年末,KPCB、德国电信和Yuri Milner等机构向旧金山创业公司Jawbone注入4000万美元投资时的理由。最近市场研究公司Juniper评估预测,仅2013年全球智能可穿戴市场的规模就将达到8亿美元,2017年可穿戴设备的年销量会从目前的1500万件增至7000万件,进而形成一个50亿美元规模的新兴消费类别。
如果说质量并不稳定的Jawbone UP第二代手环,依靠体感芯片记录24小时生命体征,进而判断健康状态,开创了2013年可穿戴设备的新一轮流行文化,大大超越几年前耐克同苹果针对跑步诉求开发的Nike+,那么,真正可穿戴设备领域最新的明星则来自苹果前CEO约翰·斯卡利。这位1985年跟乔布斯闹过别扭的约翰·斯卡利,如今已经74岁,他最新参与创立了一家名为Misfit的创业公司,自诩专注于开发最优雅的生理活动追踪设备,他的Shine只有25美分硬币大小,可以佩戴在身体任何位置,并且搭配iPhone记录身体运动信息,比可以追踪计算睡眠状态、情绪预判和热量摄取等功能的Jawbone UP第二代手环更小巧,并且不再局限于佩戴在手腕上。
实际上在可穿戴电子设备领域,手腕的位置早已经是寸土寸金的状态,各种层出不穷的感应手环和智能腕表,都在试图抢占传统计时手表的位置,这也是为何Google没有急于投产自己的感应手环,而是用Google Glass先抢占眼镜位置的原因之一。“各种健康监测手环目前依旧依赖电脑进行数据分析,反倒是眼镜架的位置,视觉体验最前排的好位置,在整个可佩戴电子设备的商机中,无疑是最容易获取注意力的,甚至在解决电池容量瓶颈问题后,都可以替代掉智能手表和智能手机。”移动应用开发工作室LLC的创始人大卫·金凯德(David Kincaid)在采访中如此说道。
不过,专注心率监测的智能T恤开发商OMsignal,却一直反对Google眼镜的可穿戴设备路线,OMsignal开发的智能T恤是将感应器嵌入到衣服纤维层中,只需要在洗衣服时将存储数据的信息纽扣摘掉即可。OMsignal的创始人史蒂芬·马索(Stephane Marceau)在此前的演讲中一直在强调可穿戴设备的自然化,并不应该为了穿戴设备而改变人们正常的生理生活习惯,为了追求可穿戴设备的饱和性信息,而刻意增加身体负担,与皮下植入传感器没了区别,不论是额外眼镜增加视觉疲劳,还是手腕上戴几块感应手环。
谁也无法忽视可穿戴设备的商业趋势,从耐克这样的体育装备巨头到WellPoint这样的健康保险公司,都试图找到自己在可穿戴设备浪潮中的新位置,毕竟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增长已经濒临饱和点。但颇为超前的可佩戴电子设备生态安全现状,却可能比智能手机生态更危险。如果说智能手机信息容易被互联网服务商所利用,更多是推送广告和有偿服务,那可穿戴设备个人信息的管理安全隐患,则更紧密贴近人本身。
曾经为Jawbone UP开发第三方应用的迈克尔·科林斯(Michael Collins)就曾经公开指责可穿戴设备的健康数据存在隐私危机,每个人过度依赖可穿戴设备的智能辅助,确实可以带来对自身身体机能状态的细微了解,甚至配合家庭的尿液检测仪,可以每天都实现适时体检,但这些数据一旦被保险公司拿到,就可以直接影响医疗保费的计算模型。不久前还曾经出现过一次离婚官司,就因为使用者在发生婚外性行为时忘记摘掉Fitbit手环,结果被运动数据分析软件的身体机能算法锁定。日本创业团队LIXIL生产的Satis智能马桶,去年曾经被视作可穿戴设备领域最居家方式的体外延伸,不用随身携带的生活方式电子产品,可以根据使用者的行动来自动服务,从预热马桶圈到吹风干燥,进而感应使用者心情和生理指标数值。而信息安全公司Trustwave最近注意到,每个Satis智能马桶都有一个编码的蓝牙PIN,因为可以采用Android应用来与Satis数据交互控制,一旦PIN编码外泄,就有可能被恶意攻击者利用Android应用控制,被骚扰之外,更有可能生活习惯和生化指标被窥视。(文 / 尚进) 自己设备如何穿戴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