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团来了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每到年底,市教育局都要组织检查团到各中小学例行检查。每年在检查团到来前,学校里总是有些异样,带给人莫名其妙的不快和反感。

首先,检查团要来的通知往往在半个月前就已下达各学校,学校接到通知后的第一反应就是校长亲自组织全校教师动员。动员会上,校长会语重心长地告诉老师们,此次检查对于学校的重要意义,要求老师们全力以赴,积极备查,务必使检查结果都为优秀。紧接着,学校的各处室分头布置各种级别、各个层面的工作,详细解读检查要求,将其细化为若干条目,然后一一对应制定出若干措施,之后分部门、分职责地加以部署、培训,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万无一失。

教师们在一系列要求面前更是一片骚动。每逢这时,总有不少老师会有“小死一场”的经历。平时写的教案到了这时,不是被指出“教学目标”不够具体,“教学反思”不够深刻,就是“教学设计”不够合理,习题演练不够规范,甚至还有的教案因为字写得太大,有凑数应付的嫌疑而被勒令重写。经过层层把关,级级检查,被筛查出来的不合格的教师们,要求在这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把原本不合格的东西变合格。于是,这几日狂补教案、习题册等就成了学校的一道“风景”,办公室里老师们谈论的话题不是说昨天补教案到几点才睡,就是说写习题册写得手怎样抽筋儿。这样的煎熬持续十几天,检查团终于来了。

每年检查团到来时,学校的情形总是相同的,全校提前大搞了卫生,校门口的LED大屏幕上打出了鲜红的欢迎辞,校长带队在大门口迎接,检查团就在这样隆重的气氛中被前呼后拥进学校,闪亮登场了。为了体现检查工作的公平、公正、客观,他们往往采用抽签的方式来检查。全校老师都提前得到通知在办公室里等待抽签结果,抽到谁,谁就要被听课,然后被检查全套的内容,如教案、习题册、作业的批改等等。被抽到的老师往往一脸倒霉相,被老师们戏谑为买彩票中了奖,而没有被抽到的老师则欢呼雀跃、如释重负,大家立刻上网、聊天、逛街、赶紧预约晚上的约会,把这几天被压抑的情绪立刻释放出来。

检查团如此高调地登场,有作秀之嫌,会让人产生这只是上级部门在年底为自己的工作总结增添一笔业绩的联想。而在下级部门闻风而动、“严阵以待”的作秀中,哪里能发现什么实质性的问题?所以,本着什么目的去检查,以什么方式去检查,确实是需要有关部门去思考的。否则,这样的检查团除了被大家讥讽为“扰民团”外,再谈其他的价值恐怕是寥寥了。 学校检查团

上一篇: 好东西(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