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把失败变成成功之母
作者:薛巍( 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和他的作品《反脆弱:如何活在一个我们不了解的世界》
)
反脆弱
脆弱的反面是什么?一般来说应该是坚固或坚韧。脆弱的意思是某个东西在承受的压力太大时会碎掉,其反面应该是某种东西在承受压力的情况下反而会变得更结实。美国学者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在《反脆弱:如何活在一个我们不了解的世界》中说,没有哪个词能表达这种意思,所以他造了一个词“反脆弱”。他说,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反脆弱是成功的秘诀,无论是个人、金融机构还是国家。塔勒布之前出版的《黑天鹅》等著作指出,没人能够估算罕见事件的可能性,如金融危机和去年毁坏核电站的日本海啸。所以,不要想着去预测未来了,最佳策略是当发生令人震惊的事件时,努力从中获益。
这听上去不太可能,但自然界就是这样做的。进化便是一个从随机的变化中获得长久好处的系统。身体能对一些压力做出反应,如职业网球运动员握球拍的手臂会比另一只手臂变得更强壮。许多坏事都包含有用的信息。疼痛会教会孩子下次躲开疼痛。别的创业者的失败会让后来者避免同样的错误。飞行事故产生的数据能让下一次飞行变得更安全。(银行的失败有着相反的效果,由于金融系统的紧密关联,一家银行的垮台会使另一家更有可能垮台。)
塔勒布认为,不应该努力去避免意外。长期的稳定会导致风险不断积累,直到发生重大的灾难。偏执地去躲避恐惧、饥饿、细菌、疲劳并不会带来健康。如果不经受刺激,身体反而会变差。在政治体系中,穆巴拉克那样的政权的稳固是人为的,人们无法有效地表达异议,变革就会造成崩溃。这一原理也适用于职业选择。在大公司获得一份稳定的工作,等于依赖某一个雇主,失业的话会突然失去收入来源。收入更灵活的职业,如开出租车和卖淫,就不太会受到大的冲击。
反脆弱的核心是:立于这样一个位置,发生意外时反而会做出改进,从意外事件中得到的收获大于它造成的损失。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曾买下一个地区所有榨橄榄油的机器的使用权,当橄榄丰收时,对榨油的机器的需求增大。在最糟糕的情况下,泰勒斯的损失也是很有限的,搞得好的话,他的收入会很可观。
( 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和他的作品《反脆弱:如何活在一个我们不了解的世界》
)
如何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能够反脆弱呢?首先,别再在封闭的真空中抚养孩子。从育儿到外交,都别再努力去做预测,而是接受不确定性。
塔勒布的书读起来很有趣,因为他特别的我行我素。他在书中既写到世界,也写到他自己。他是一位举重运动员,自称“长得像保镖的知识分子”。他不吃没有古希腊语或希伯来语名字的水果,不喝没有1000年历史的饮料。他说橙汁是不健康的含糖鸡尾酒。早餐、训练鞋都受到了他的抨击。他的健康之道是,只喝葡萄酒、水和咖啡,仅仅锻炼还不够,还要禁食、挨饿。
( 蒂姆·哈福德和他的作品《适应:为何成功始于失败》 )
适应与试错法
《金融时报》专栏作家蒂姆·哈福德在《适应:为何成功始于失败》一书中说:“现代世界复杂得令人难以理解。许多人不知道自己做的东西最终会到哪里。一位伐木工在加拿大的森林里放倒一棵大树时,他不知道这棵树是会被做成床架还是铅笔。在智利的矿井,卡车司机不会关心他运的矿石会变成电线还是弹壳。一家普通的沃尔玛超市里有10万种商品,一个纽约或伦敦这样的城市有100亿种商品。”他认为,把进化论应用到社会生活中,能够解决打击叛乱分子、改变经济结构以及应对气候变化、让穷国变富、防止投资银行家破坏银行体系等许多复杂多变的宏观问题。
( 蒂姆·哈福德和他的作品《适应:为何成功始于失败》 )
哈福德提出的试错法针对的是专家的方案。从失败中得出解决方法,生物学家称之为进化。进化通常被概括为适者生存,它是由不适应者的失败推动的过程。我们本能地以为复杂的问题需要专家设计解决方案,其实进化的过程完全没有计划。对已有方案做一些改变,剔除失败的方案,然后复制成功的方案。试错法是一个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工具。进化的算法就是反复的变异和选择,在一个问题不断变化的世界中寻找解决方法,尝试所有的变异,选择有效的做法。进化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不是费时费力地寻找最佳方法,而是针对复杂、不断变化的问题,产生进行中的、现在有效的解决方法。他写道:“在生物的进化过程中,解决方法包括光合作用、复眼和母乳。在经济领域的进化过程中,解决方法包括复式记账、供应链管理和买一送一。”
几乎人人都知道“失败是成功之母”这个谚语,但要想把失败变成成功之母并不容易,哈福德对整个过程做了分解、细化,援引心理学理论解释了其中的难处。试错法是市场发挥作用的基本方式,但在社会生活中很难被人接受。谁愿意把票投给这样的政治家,谁愿意提拔一个抛出随机的想法看哪个管用的中层经理?“小布什发誓要坚持到底,他的对手克里部分因为经常改变主意而落选。但如果我们相信试错法,反复无常应该是灵活性的表现。英国政界也流行同样的态度。撒切尔夫人宣称,你愿意转弯你就转弯,铁娘子不会转弯。托尼·布莱尔自豪地说他没有倒挡。没人会买一辆不会拐弯或倒退的汽车,所以搞不懂为何我们以为在首相身上那就成了优点。英国选民就让缺乏适应能力的撒切尔夫人和布莱尔赢了三次大选。”
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越复杂、越难以捉摸,试错法越有效。但这是一种违背我们的直觉的方法。适应的三个核心步骤是:尝试新办法,知道其中一些会失败;失败之后还能存活下来;承认自己曾经失败。其中每一步都会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欲提出新的办法,就必须克服落入他人窠臼的倾向,还要克服既得利益者的阻挠。失败之后仍能幸存下来,这意味着要迈小步,但并非总是如此谨小慎微,许多创新源自冒险的飞跃。最后,分辨成功与失败也不简单,傲慢的领导会忽视这种差别,我们从心理上会否认自己的失败,世界的复杂性会令最客观的法官也划不清失败与成功的界限。
灾害学家詹姆斯·里森区分了三种不同类型的错误。最简单的是失误,因为粗心或者注意力不集中而做了不该做的事情。另一种是犯错,一个人有意地做错事。最糟糕的是错误,有意做的事情,但带来了意料之外的结果,因为你心里的世界模型是错的。灾难发生后,我们会把注意力放在区分犯错和错误上。犯错意味着有人要被罚款或开除,甚至承担刑事责任。错误不会如此令人气愤。但二者的共同点至少跟它们的区别一样重要:它们都比失误更难发现,一直潜伏到发生最严重的问题。系统越安全,潜在错误越不容易被发现。潜在错误往往很微小,不爆发几乎看不出。金融系统尤其容易受到潜在错误的危害,因为它非常复杂,且犯错的收益很高。飞行员、医生和核电站操作员都是人,都会出错,但他们一般都会努力避免事故。金融系统就不同了。
哈福德概括说,人脑的几个奇特之处阻碍了我们从失败中学习。人脑的第一个特点导致我们否认自己的失败,好像承认犯错是世界上最难的事情。为什么否认犯了错是一种天生的倾向?心理学家们给它的成因取了一个名字:认识的不协调,说的是大脑很难同时持有两种相互矛盾的想法,一方面认为自己能力强,经验丰富,受人敬重,另一方面自己做出了一个很糟糕的东西。第二个阻碍我们承认自己的失败的是,我们想弥补失败造成的损失。最后一个陷阱是享乐主义的校订,否认是拒绝承认错误,弥补损失反而会因为急着消除错误的影响而造成更大的损失,享乐主义的校订是让我们自己相信,犯下的错误并不重要。一个方法是把损失跟收获绑在一起,就像一个不喜欢吃健康食品的孩子,把自己不喜欢吃的东西跟好吃的拌在一起,直到形成一个好吃的、认不出不爱吃的东西的整体。生活中还有所谓表扬的三明治,把批评夹在两句表扬之中:“我认为你做得非常好。要是哪里能改进一下就更好了。但整体上非常好。”这样的批评能够避免得罪同事,但批评的话可能就被忽略了。还有人干脆把失败理解为成功,说服自己做得并不差,只是别人不理解。这便是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的三大障碍:否认,因为我们不想因为承认错误而毁掉自己的自信;因为希望弥补自己的过失,做出自毁行为,从而加重自己的损失;把错误美化成胜利。(文 / 薛巍) 失败变成如何之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