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那些事儿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7月,姨妈身体不适,胸口憋闷眼前发黑。表姐带她到医院去看病,医生用听诊器听了听,做了个心电图,下结论是冠心病,让住院再做几个检查。姨妈拒绝。我在北京,婆婆也是冠心病,但婆婆在协和、友谊等医院验了几次血、做了心电图后才被确诊。我嘱咐表姐去医院验个血,两天后表姐将验血结果发了过来。姨妈的验血项目很少,不足婆婆验血项目的1/3,主要用来判断冠心病的项目都没有。老公说北京的大夫基本不依赖心电图,主要靠验血结果诊断。家乡大夫的如此轻率的诊断方法,让我们心存疑惑。

9月,哥哥两岁的儿子因为吃了栗子没消化,又受了点风寒,由轻微的感冒腹泻导致最后突然抽风,爸妈半夜里急忙带着小家伙看急诊。大夫认真仔细看了看,最后要求住院观察。当晚就让小侄儿住进了医院。白天打针、吃药,也没做其他什么检查。住了两天孩子病情稳定,爸妈要求带他出院,遭到医生的拒绝。医生说还得再观察观察,用妈的话说:“医院还没赚够钱,还得再让他们宰宰。”

前两天奶奶感冒咳嗽,一个多星期没好,叔叔带着她去了医院。医生二话没说先让住院,说要做几个检查。验血,拍肺部X光片,拍肺部CT,一系列的检查下来,医生也没有跟家人解释问题的严重程度,只是说奶奶营养不良。妹妹准备回家炖肉给奶奶增加点营养,但医生让少吃肉多吃点盐。这是何种逻辑我们也不清楚。

有了这几次家人的亲身经历,我慢慢理解了协和医院熙熙攘攘的人群。患者们真的挺想相信当地医院,但是当地医院的所作所为,实在让他们难以将信任全盘托付。我的家乡是个人口超过20万的小县城,小县城的大医院都不过如此,乡村医院怎能让人放心?暂且不论小城市人民和首都人民享受的医保之间的差距,仅仅这医生的技能,就让人理解了为什么病人都往外走了。(文 / 马秀钰) 事儿看病那些

上一篇: 自考作弊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