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芳的观点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L的名字随着音乐闪烁,我摁了一下绿键,他叫“大哥”的亲切吓了我一跳。现在逢人都把老师叫,不做大哥已经很多年。看来是有事呀。果然,他先夸了我一顿。说第一次见我就对我沉默印象深刻,虽然不吱声,但是气场强大,当时就认定我是场子上最资深的人。他还夸我的皱纹与满面萧索相映生辉,既深沉又和蔼。虽然夸得跟骂人似的,但我从他的语气中还是听到了真诚。他告诉我说,他和另外两个人要给书商攒本书,大致的意向都谈妥了,现在要敲定细节,商量价钱,所以希望我能去演一下大哥,用我“强大的气场,征服老冒书商”。
很显然,这是一个挑战。
我曾经出席过一个什么讨论会,因为人多,自己又是个叨陪末座的,所以还没有捞到发言呢,吃饭的时间到了。心想,这也不错呀。过了两天,主办方发来一段文字,说是准备发表那天讨论会的讲话,因为合影上有我,所以也要出一段话。人家把工作都做到这个地步了,多挑剔就是人品问题了,那段话读了两遍,觉得也挺周正的,又读了两遍,就觉得如果自己当时讲,也只能是那么讲,就同意了。过了几天,印刷品寄来了,合影照片很大,看看自己,还真是很有镜头感。
有这件事垫底,我觉得和L一块儿出去,虽然演出难度有所增加,但毕竟没有公映的后顾之忧,就含含糊糊答应了。L还在电话里说:大哥你不要有啥压力,不主动接茬就行。
虽说不紧张,但毕竟是业余的,那天我们坐到茶馆里的时候,我还没有坐下,就被吓了一跳。L跟那个老板这样介绍我:“唐老师,著名作家,我真正的启蒙老师,刚刚写完一部长篇小说,正要休息一段时间然后再润色作品呢,我好歹给拉来了。”老板热情地握着我的手说久仰久仰,还说看过我的书。我差点进了剧情,问他是什么书,哪个出版社出的,怎么没有给我钱。
L又强调我很忙,下午还有个研讨会,又说他列的提纲都是我改过的。于是我就知道,自己没有事了。开始观察茶馆里的老家具,老挂件,真是一个很风雅的地方,我对面墙上挂的一幅小字,是宋体字,我以为是印刷品呢,结果认真研究了一下,居然是手写的。真不得了。他们的声音在耳边萦绕,他们每有停顿,我都会微笑着看一下他们中间的打印纸,L就会不失时机地问我:老师,你看就这样呗?我点点头。不知道是不是我的友情出演获得了成功,总之事情谈得格外的顺利。半小时不到,双方就谈好了,我也点头了。收起文件,老板拉开要和我畅谈的架势,我连忙给L使了个眼色。L的眼神很无奈。的确,刚刚半个小时嘛。茶水刚才续过一回。关键时候,L去了洗手间,两分钟后,我的手机响了,L的名字开始随着音乐闪烁,我摁了一下绿键,然后嗯嗯地表示知道了,同意了。又过了两分钟,L出来,我按照L出的主意告诉老板,研讨会的主办方要约我先谈一点事。
分手时,老板约我有时间再好好聊,我答应了。他问我要名片,我和蔼地告诉他可以通过L找我。上了出租车,L夸我,说我左右环顾时太有派头了,而且在表达观点时霸气十足。我一下子就想到了元芳。我对他说,眼瞅着都11月了,你看看我的后背,全湿了。(文 / 泡泡唐) 观点元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