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球要刊速览(706)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由于风险对冲方面的投资策略失败造成近60亿美元的损失,摩根大通银行首席投资办公室主管伊娜·德鲁辞去了职位。低调的德鲁对外界是个谜。她管理着摩根大通价值3500亿美元的投资,是杰米·戴蒙度过金融危机所仰仗的大人物之一。在同行眼里,这个每次提起丈夫都会脸红的女人是极为强硬的对手。在几乎纯男性的工作环境中,德鲁坦然面对各种充满疑问的目光。作为母亲,她宁肯打断会议,也要定时给孩子们打电话。她竭力每天回家进晚餐。
在整个上世纪90年代,她的办公室时间是早7点到下午4点半。“你开你的会,我回我的家。”她会对任何敢于在4点半以后安排会议的老板这样说。在冷酷的华尔街,德鲁有着不同寻常的个人魅力。她的下属总是忠心耿耿,对她赞不绝口。
《经济学家》
2012.10.6最后的对决
10月3日,在美国总统大选的第一场电视辩论中,罗姆尼的友善、镇定压过了奥巴马。总统先生显出疲态,没能为自己四年的执政做出清晰有力的辩护,也没能为未来的四年提出灵感勃发的设想。这场辩论消解了罗姆尼的压力。9月,他有两次公关灾难:在美国驻利比亚大使遇袭身亡事件上出言不善,还说47%的美国人不交个人所得税,对国家没有用处。辩论以前,尽管奥巴马在全国民调中只领先3个百分点,但他在10个摇摆州中的9个处于领先地位。不管11月6日发生什么,选举将让美国成为极端分裂的国家:现在,三个白人中有两人会投票给罗姆尼;而五个非白人中会有四人投票给奥巴马。意识形态分歧更甚,奥巴马仍在坚持富人应当交更多税,而罗姆尼则把一切责任推给了“大政府”。
《新闻周刊》
2012.10.15林肯:伟大的竞选者
最近的林肯热潮——源于2009年他的200周年诞辰,以及接下来美国南北战争的150周年纪念——丝毫没有减弱的迹象,甚至可能还没有到达顶点,因为总统大选结束后,由斯皮尔伯格执导、丹尼尔·戴·刘易斯主演的传记电影《林肯》即将上映。斯皮尔伯格有意要避开当前分歧重重的总统选战,防止被用做政治筹码。这并不能把林肯与政治撇清关系。林肯当选总统证明了党派之争和政治冷酷可以用来推进最高理想的实现。许多与他同时代的人抨击他是“粗俗的乡村政客”,同时又不得不承认他的政治能力不容小觑。林肯是一位政治大师,而他的神话始于他在耶稣受难日遇刺身亡的那一刻。就在他咽下最后一口气的时候,战争部长埃德温·斯坦顿说了那句名言:“现在他属于世世代代了。”
《焦点》
2012.10.14让人身心俱佳的研究
《柳叶刀》在2011年的一篇论文说,40万台湾人在进行每天15分钟的运动并坚持一年后,患心脏病和癌症的风险大大降低,如今一位德国科学家发现了这种效果的根源:每天30分钟的运动可以促进血管干细胞再生,使免疫系统变得更年轻,实际就是降低人的生物学年龄。不过在研究过程中他也发现了性别差异在其中的影响,女性更偏重于靠运动来改善健康,而男性更相信医学能够治愈健康问题。而在精神健康问题上,良好的医疗体系则是起决定作用的,一位精神科女医生尝试在蒂森克虏伯公司的员工中间建立了一个心理救助计划,全天24小时中任何人都可以寻求帮助,她在线提供解答。该救助计划的优越性在于不需要专业化的知识训练,简单培训过的医生都可以为他人提供帮助。
《纽约客》
2012.10.22《公祷书》诞生315年
第一本用英语撰写的教会崇拜礼仪用书《公祷书》诞生于1549年,其中多数词句出自当时的坎特伯雷大主教托马斯·克莱默之手。克莱默希望有一本能为普通人所理解的英文祈祷书,他赋予《公祷书》以基督教普世主义的特征,同时又借鉴英国天主教堂使用了数个世纪的拉丁礼仪。他翻译并简化了英国索尔兹伯里天主教堂所使用的《塞勒姆祈祷书》,同时自己撰写了许多新的祈祷词。克莱默曾经是一位剑桥学者和外交官。他当时肯定没有想到,自己所写的是英语文学中最伟大、最持久传世的作品之一。历史学家戴尔梅德·马克库罗奇称之为“为数不多的决定这门世界性语言的未来的文本”,其中的许多短语和句子广为流传,可与莎士比亚剧作或者英王钦定版《圣经》中的名句媲美。 罗姆尼环球要刊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