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0点的逆袭
作者:邢海洋“十一”长假,投资者假期的心理弥漫;又恰逢季末资金面绷紧,这个时刻的上证指数击穿2000点也就顺理成章了。但恰恰是资金面的极端和投资者情绪上的极端创造出的市场低迷也属极端状况,稍有风吹草动——9月27日一则证监会收市后新闻发布会的传言,即引发了沪深股市3%的涨幅。2000点攻守,多方告捷,市场在极端恐慌中惊醒,迎来一个熊牛转换的契机。
昔有998点的历史性大底,近有2132点“钻石底”激烈的舌战,对关键支撑位的心理暗示性迷恋支撑着市场,也引诱着投资者抢反弹。对数字的偏执甚至引发了对“1999.48”这个四年来第一次出现的“1”字头点位的过度解读。殊不知,心理暗示虽起到了止跌的魔力,但真正引发次日市场大涨却是资金面突然宽松所致。继26日央行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创下单日历史最高值后,27日上午央行再次进行了1800亿元逆回购操作,两天时间,央行公开市场实现资金净投放3650亿元。结果银行间回购利率全线下行,26日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领跌147个基点。而在此前,双节临近资金紧张,中短期利率大涨,甚至出现利率倒挂。
净投放3650亿元,相当于一次0.5个百分点的降准,而物价的改善也为货币政策的进一步放松提供了空间。双节前夕,依据往年经验多是供应紧张,农产品价格“逢节必涨”,可今年季节性因素战胜了涨价因素,蔬菜价格稳中有降,主粮中的稻米更是“高台跳水”,不到一个月时间每吨跌去150元,另外两大主粮——玉米和小麦也分别每吨跌去100元。今年夏粮和早稻均获增产,秋粮也丰收在望,我国粮食生产有望实现“九连增”。从价格走势来看,去年与前年相对于上一年农产品的价格,特别是三种主粮的价格都增长10%~15%,而今年主粮增速比去年和前年有所回落。唯一值得警惕的是肉价和居住类价格的变动,去年上半年猪肉价格涨幅较大,但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生猪价格持续下跌,养殖户受损;如今价格开始回升,牛羊肉价格创出历史最高价。而CPI的统计规则决定了猪肉在CPI权重中异乎寻常的位置。而CPI的另一权重大户房租的持续高涨已经在一线城市成为影响居民生活水准的最大压力,蔓延开来则CPI越来越难以缓解。无论如何,全球量化宽松背景下,农业丰收带来喘息机会,物价即使是暂时企稳,也为央行的货币政策调控提供了时机。
企业经营方面,市场似乎仍无转机。统计局的数据,今年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3.1%,8月则同比下降6.2%。从今年1~2月起,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一直处于下降的趋势,是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连续第五个月出现同比负增长。上市公司的业绩也不容乐观,截至9月27日,已有近千家上市公司发布了2012三季报业绩预告,其中业绩预增的公司112家,仅占比11.5%。自去年四季度起,上市公司的营业利润已出现拐点,尤其当全球大宗商品大跳水后,处于上中游的上市公司要么收入跳水,要么由于拥有较高的存货水平不得不计提资产减值。上市公司中业绩下降最多的集中在采矿和化工等基础产业,其中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化工分列申万23个一级行业中的业绩降幅前三位,营业利润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12.7%、-69%、-51%。而申万23个一级行业中,与消费相关的食品饮料、餐饮旅游、金融服务、公共事业仍保持了10%以上的净利润和营业利润的增长率。不难看出,企业的困境在于经济周期处于下行状态,投资减速致使基础原料需求不振,这个意义上,不妨把大宗商品的价格看作企业运行状况的先行指标。
国际市场,广有代表性的路透CRB商品指数见底于今年6月,6月下旬自266点起涨,至9月中旬涨至高点321点。不过6、7月的上涨多由美国干旱、农产品价格暴涨引起,其间唯有原油与农产品同步。但进入9月,受QE3带动,铜等有色金属也进入了升势,而中国的钢铁和煤炭两大基础工业原料也在9月初止跌反弹,至9月末价格上涨了10%。虽然大宗商品价格好转传导至上市公司的业绩报表还需时日,但毕竟昭示了上市公司已经跨过了业绩冰点。(文 / 邢海洋) 2000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