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车主的烦恼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最近我有点烦。原因是,我家有一辆日系品牌的轿车——尼桑轩逸。2009年,我相中这款轿车,是因为它省油,外观飘逸、大气。孰料,到了2012年,伴随日本“购岛”闹剧的发酵、升级,同样拥有一颗爱国之心的我们全家,竟然陷入了烦恼甚至有些恐慌的尴尬境地。

女儿刚上初三,但每天上学前都会不无担心地对我说:“爸爸,别开车上下班了,万一车被别人砸了……”岳父、妻姐、妻妹全在中俄边界的满洲里居住,与济南相距数千公里,但最近几天都会来电话,不厌其烦地问:“你家的车没有事吧?济南没有砸日系车事件吧?”每天听着亲人的再三唠叨与叮嘱,我在感受亲情温暖的同时,也油然生发出一种悲怆的伤感:看看周边匆匆忙忙的身影,优美和谐的城市环境,想哪个人会有胆量在光天化日下砸我的车呢?我想,车辆品牌是尼桑系列的,但也属于“东风日产”,也就说,我的尼桑车,产地在中国,是中国工人生产的,是中国的4S店出售的,税收也交给中国政府了。而车主我,是中国人,爱国热情也绝不逊色于他人。但是,在全国声讨日本宣布钓鱼岛“国有化”的反日情绪高涨中,一个堂堂的中国人,为何竟然没有了安全感?这样的担心与恐慌看似搞笑,但又特别值得玩味。

虽然,仅有个别城市发生了“打砸抢”暴行,但担心反日情绪与行为殃及个人财产和生命安全的恐怕不是少数,甚至弥漫到全国各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有的日系车的车主因为担心被砸车而不敢开上街,甚至高悬“车是日本车,心是中国心”的条幅,谋求自保。在北京,一些日式餐厅集体歇业,而老板却多为地道的北京人。即便是本土品牌、李嘉诚旗下的屈臣氏商店也“躺着中枪”,铺面被夷为平地……如此让亲者痛、仇者快的“反日”行为,不过是打着“爱国”旗号的违法暴行而已。

或许有人说,游行中制造社会恐慌的多是一些“假爱国者”,是一些不良社会青年。但面对“打砸抢”卑劣行径,旁观者未必就是无辜的。是的,打着“爱国”旗号的暴徒仅是个别,但为什么现场很难见到制止的声音,更多是冷漠麻木的旁观呢?如果表达爱国的游行动辄掺杂“打砸抢”行为,甚至祸及同胞的财产甚至生命安全,连身边的同胞都伤害,哪有资格做权利诉求,又何来民族尊严?这注定是一种虚假的爱国主义。理性表达爱国热情,是社会广泛共识,但是当轿车、商店、厂家等与日本沾边时,一些国人就惴惴不安,随时担心被打砸甚至哄抢。个别人如此反日情绪的表达,心生恐惧或被伤害的,注定不是日本右翼分子,而是我们自己的同胞。(文 / 惠铭生) 烦恼车主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