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数本无辜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近期,奥数问题不断引发社会各界热议。各类媒体对奥数的报道铺天盖地,痛陈奥数危害,喊打声一片。这当然引起我的高度关注,因为我儿子对奥数就特别痴迷。
“儿子,我们现在不做奥数了,好吗?”我试着征求儿子的意见。“不行!”儿子的回答干脆利落,反倒问我,“怎么啦?”“做奥数会影响学习。”“我现在的成绩不都很好吗!”儿子的回答让我无语。儿子上小学时,我们买了一本奥数习题。刚开始,我和妻子陪着儿子练习,我们念题,他答题。后来,儿子的识字量大了,就自己抱着奥数习题,自娱自乐。还经常拿他答对的题目来考我,每天乐此不疲。前些天,儿子就考了我这么一道题:教室里有10盏灯,全部亮着,现在关掉了4盏灯,还剩下几盏灯?我答:“6盏呗!”儿子瞪着眼一本正经道:“回答错误。原来教室中有10盏灯,不管是亮着还是关掉了灯都还在,正确答案应该是10盏灯。”他就接着再给我出了一道题:房间里有10支点燃的蜡烛。风从窗户吹进来,吹灭了2支,后来又吹灭了1支。这时主人把窗户关上,房间里最后还有几支蜡烛?我答:“那当然还有10支蜡烛啦。”这下,儿子笑得前仰后合,抱着肚子在床上直打滚——肯定我又答错了。儿子给我的答案是:“题目是问‘最后’还有几支蜡烛,10支点燃的蜡烛,被风吹灭了3支,7支蜡烛都烧没了,最后应该只剩下3支蜡烛了。”
这样的奥数习题,紧贴生活,活泼有趣,寓理于例,寓教于乐。我备感自己思维僵化的同时,庆幸让儿子喜欢上了奥数。他在学习奥数的过程中,已经不知不觉地提高了学习兴趣,锻炼了思维能力,也增强了学习自信,学习成绩自然都很好。让奥数广受诟病的不是奥数本身,而是奥数背后的功利性的引导。把奥数竞赛和升学、择校等挂钩,学校和教育机构急功近利地采取题海战术等错误的教授方式,反倒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对于数学的兴趣,违背了前辈数学家设立奥数的初衷,破坏了奥数精神的本质。
“我觉得奥数很好呀,很好玩,很刺激!我们每天做几道奥数不是很痛快吗!”儿子讲的话,让我坚信,去掉过度功利,奥数对于拓宽思维、提高兴趣,是有利无弊的。因此,大家对奥数也不必恨之入骨,不要不分青红皂白“一棍子打死”,而应好好反思自己出于什么目的让孩子学习奥数。(文 / 福州 黄廷彩) 奥数无辜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