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岛屿,这些冲突

作者:徐菁菁

这些岛屿,这些冲突0( 8月15日,香港保钓船“启丰二号”抵达钓鱼岛,部分船员成功登岛。图为“启丰二号”出发时的情形 )

7月3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二访南千岛群岛(日称北方四岛);8月10日,韩国总统李明博成为首位登上独岛(日称竹岛)的韩国总统;8月15日,14名香港保钓人士在钓鱼岛(日称尖阁诸岛)靠岸,其中7人成功登岛。9月,日本政府决议“购买”钓鱼岛。东亚岛争何故集体爆发?

过去10年,东亚四国力量对比已经发生显著改变。俄罗斯通过石油贸易大大恢复了苏联解体后大伤的元气;韩国以更为积极的姿态介入地区事务,提高韩国的国际发言权;中国已经超越日本成为第二大经济体。相比而言,刚刚经历了一个“失落二十年”的日本经济再遭大地震的重创,在政治上持续“十年九相”式的动荡。这客观上为东亚资源的再分配创造了动力,使东亚进入了一个未来相对“不可知”的时代。

为应对这样的“不可知”和朝鲜半岛的核局势,东亚各国在过去10年里经历新一轮的军备竞赛。作为太平洋的传统力量,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日前表示,2020年前将有60%的美国战舰部署在太平洋。各国政府和国民对周边安全环境的戒备。

东亚的争议岛屿多处于太平洋战略要道,周围蕴藏大量油气及渔业资源,对各国的战略、能源和经济安全都有重要意义,成为天然的争夺焦点。

与此同时,东亚各国出于历史的原因,彼此之间互有忌惮。“二战”后遗留的领土问题成为这些矛盾的集中反映。对于中韩来说,钓鱼岛和独岛代表日本的侵略和殖民史;对于俄罗斯来说南千岛群岛是俄罗斯人“二战”期间对日作战的奖励;而对日本来说这些岛屿争端牵扯到的历史问题都是日本走出战败国阴影,成为“普通国家”,扩展国际空间的障碍。

在此,民族主义相互促发。在2012年选举年中,这样一个富于情感,对国民具有天然吸引力的话题又因成为各国国内党争的题中之意而持续发酵。

由此,东亚岛争不再是单纯的领土划界问题,而是各国政府手中的筹码。他们都在期望,以精妙而适度的操纵,获得更多国内政治和国际关系上的溢出利益。(文 / 徐菁菁) 时政外交钓鱼岛冲突东亚历史岛屿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