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鄂尔多斯:户外越野赛,380公里
作者:俞力莎( 8月31日,新西兰探险队的艾丽娜和理查德准备进行2公里马术项目比赛 )
艾丽娜·乌斯海尔震惊于眼前的景象:鄂尔多斯高原独贵塔拉镇北缘,前几天上游连降暴雨,黄河河面较往常壮阔许多,河中心是大浪滚滚东流,近岸处的水流却打着漩要折头向西。她冲着丈夫、新西兰探险队的队长理查德·乌斯海尔惊呼:“简直像个大湖,不能相信这是一条河!”能在如此富有挑战性的比赛中检验自己亲手设计的船桨,理查德“非常自豪”,他去年刚开始与人合作生产皮划艇和船桨。
18岁的维族姑娘曼尼孜亚是个新手,硬着头皮上了皮划艇,不懂英语的她焦虑地捕捉着队友克莱顿·史密斯发出的信号。克莱顿所属的队伍赛前未能成行,他独自从澳大利亚飞来碰运气,正好赶上新疆队缺人。红牛队的排祖拉在调整尾舵时不慎翻船,和队友亓冉冉一同跌入水中。“从来没在黄河里游过泳,这次过瘾了。”
60公里皮划艇是这次比赛的第一个项目,8月28日下午13点,发令枪响。“这是属于爱好者的运动,不同于奥运会、世锦赛项目,比赛就是运动员之间的互相交流。”裁判长兼定线员魏军盯着监控屏,心情微妙而复杂。“十几岁时,听说朋友去参加比赛,很羡慕,搜集了很多资料。上大学后自己也有了机会,第一次比赛在云南丽江。2003年第一次出国比赛。工作后,最大的梦想是办一次世界顶级的比赛,邀请最顶尖的运动员,我站在上面,给他们讲规则,讲技术。下一个目标是把赛事做得完美,比赛结束后,至少90%的运动员会说:‘你做得非常好,这个比赛非常好,路线很漂亮,很精彩。’”魏军的声音开始有些颤抖,对这个比赛充满渴望的,不仅仅是正在黄河上驾舸争流的选手。
理查德:“这是一个很好的挑战”
6个月前,理查德接到魏军的邀请信。他来过中国很多次,但鄂尔多斯是一个新名词。“最困难的地方就是你要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进行比赛,但这正是有趣之处。”接下来的任务是再挑选3名队员。“我想要的队员必须足够强,足够快,能够很好地与之相处。”有一个人选毫无悬念,就是他的妻子艾丽娜。
( 8月29日,参赛队伍陆续出现在库布其沙漠边缘,抵达53公里沙漠穿越项目的终点
)
2005年,在南非的一次比赛上,理查德又一次遇到艾丽娜。他早在以往的数次比赛中留意过这位金发、白肤、有一双薄荷蓝眼睛的芬兰姑娘,并默默记下了她的名字。这一次,他突然忍不住想要上前去打个招呼。6个月后,还不太会说英语的艾丽娜决定把家搬到位于世界另一个半球上的新西兰。“他很会照顾人,在运动上富有天赋,长得帅。”艾丽娜笑得甜蜜。
新家位于新西兰南岛西北角的海边小镇尼尔森。这里气候温暖,每年日照时间有2500多个小时,“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全年可使用的训练基地”。新西兰境内山地和丘陵占其国土面积75%以上,森林覆盖率达31%。自然条件的优势造就了这个现代户外越野运动比赛的发源地。“每年举行的各类比赛有100多个,400多万人口,超过90%的人参与过相关赛事。”目前公认的探险越野比赛鼻祖莱德·加洛伊斯赛就是于1989年在南岛举行了首届比赛,参赛队需完成由35公里徒步越野跑、221公里漂流、60公里跑步与骑马交替、兼有皮划艇和自然岩壁攀爬组成的赛程。
( 8月30日,红牛队的排祖拉和队友在风雨中参加43公里山地车骑行项目比赛
)
户外越野运动,夫妻档并不罕见,还曾有把比赛当成蜜月旅行的新婚夫妇。不过,乌斯海尔夫妇堪称传奇。理查德曾是一名自由式滑雪运动员,1998年参加过日本长野冬奥会。2000年初,他偶然从电视上看到当地要举行一场小型越野比赛的新闻,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挑战”,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冠军拿到手软,比如他是2006年莱德世界杯爱达荷站和魁北克站的双料冠军。无独有偶,艾丽娜首次“触电”也是在2000年,此前,她一直在进行越野滑雪的专业训练。2007年起,以他俩为固定班底的新西兰探险队在国际大赛中所向披靡,辉煌战绩之一是将历届阿布扎比国际探险挑战赛的冠军尽收囊中。在阿联酋举行的这项比赛也是影响力最大的国际赛事之一,参赛队伍需6天不间断地完成400公里左右的赛程,招牌项目是赛程超百公里的沙漠穿越。
“参赛队中至少要有一名异性存在,这是为了体现团队合作,有时也会允许由一名55岁以上的男性来取代女性的角色。而‘三男一女’的配置在比赛中是最经济的。”魏军的同事、中国登山协会户外运动部的方翔告诉记者,“这种模式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由美国人马克·本内特发起的艾科挑战赛。”马克有句名言:“一群谦逊而富有天赋的运动员组成的团队,会轻易战胜只愿意相信自己想法的运动员组成的团队。”在一支铁汉队伍中,唯一的女性成员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用“强悍”来形容艾丽娜似乎有种违和感。她外号叫“Kissa”,在芬兰语中是小猫的意思。理查德说话时,她定然会凝视着丈夫,纤长的睫毛随着笑容跳跃不止。在比赛中,她坚持穿能强调女性身份的骑行服,粉色底衫上印满了儿童简笔画风格的彩色大花朵,这是她自己设计的。
( 8月28日,红牛队的亓冉冉和杨家根正在黄河上参加60公里皮划艇比赛
)
“作为女性,在比赛中我会有一些不同的想法,但作为队长,理查德注重的是队员之间的平等。他会对我很严厉。”艾丽娜用大拇指和食指比出3厘米的长度,“(这次比赛)我哭了这么多。”话说得轻松俏皮,但只有不言放弃的毅力,才能让她度过最苦不堪言的时刻。理查德说:“如果你想赢得比赛,就必须专注于该做什么,怎样能更快行进。比赛可能不会那么令人享受,因为你可能会遍体鳞伤,遇上糟糕的天气,在大雨中骑自行车,到处泥泞不堪,就像最后两天比赛那样。这些都是需要你去挑战的内容之一。”队长的不近人情,是因为他知道,他得在队员意志最薄弱的时候去推他们一把,他扮演着严父的角色。
“如果不进行挑战,人生就会很无趣。”这是理查德的信念。人类不断地尝试各种运动形式,来测试自己在生理和心理上的极限,以期获得高峰体验与自我实现。20世纪70年代,测试的标准是马拉松,80年代铁人三项运动兴起,80年代末,法国记者热拉尔·菲西在报道怀特布雷德环球帆船赛时得到灵感,想到要把铁人三项运动和环球帆船赛结合到一起,设计一种更具挑战性的极限运动竞赛。之后出现的各种探险越野比赛都继承了他在设计第一届莱德·加洛伊斯赛时的理念:多变自然环境探险体验、高强运动负荷、定向技术运用、集体运动项目、使用人力驱动装置、多项竞赛子项目交替进行。至于户外越野运动竞赛给运动员带来的高强度负荷冲击,奥德赛山地户外赛创始人多恩·曼有句话堪称经典:“短距离比赛考验你的身体,中距离比赛磨砺你的意志,长距离远征赛淬炼你的灵魂。”
阿里:“我喜欢身处自然之中”
七百里黄河环绕着鄂尔多斯高原,形成一张巨大的金弓,河套南部的库布其沙漠恰似一束弓弦,“库布其”在蒙语中即为此意。台湾地区浩瀚铁人队的领队汪士林说:“我们就是奔着沙漠来的。”图阿雷格土耳其人队的队长阿里·里扎·比拉尔最喜欢的也是沙漠,因为“茫茫无人,漫无边际”。“图阿雷格”(Touareg)是撒哈拉沙漠中一个部落的名字,在该部落的语言中,这个词传达了在严酷自然环境下冒险和团结的精神。
进行53公里沙漠穿越期间,参赛队伍需在丁红湾露营地进行7小时的强制休息,才能继续上路。这是为了保障运动员的健康,也属于比赛内容。阿里四人迟迟未抵达露营地。队员身上的卫星定位器并不能告诉我们发生了什么事,裁判开始用对讲机呼唤救援人员待命。还差几分钟就到关门时间晚上24点,他们终于出现了。在沙漠中,阿里突然开始恶心反胃,十分虚弱,拖慢了队伍的速度。夜色越聚越浓,层层叠叠的沙丘向远处延伸,只有头灯微弱的光束照亮脚下的路。按规定,参赛队全体成员完赛后才记取比赛成绩。阿里对队友们感到抱歉,尽管喜欢沙漠,但沙漠穿越却是他的弱项。“我体重90公斤,对于探险越野比赛而言,体型太大了。我的队友们身高约1.7米,体重59公斤,他们在沙漠中能跑得非常轻盈,我却好像溺水了一样,简直要被沙子淹没了。”阿里被自己逗乐了,“可我还是喜欢,我喜欢身处自然之中。”
阿里在伊斯坦布尔经营着一家户外俱乐部,工作之余就满世界地参加探险越野比赛,权当深度旅行。“我只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参加比赛,比如智利、中国,这些地方对我而言是个问号。”他记忆最深刻也最想重温的经历是2008年的巴塔哥尼亚远征赛,比赛地点位于智利南部的火地岛省。“那是一片真正的无人之地,第一次,政府开放这块土地,让我们进去比赛。你能想象么?兔子见到我们完全不知道害怕,因为它们根本没见过人类。我和队友在爬山的时候看到大型的秃鹰,比这间营地帐还要大。不可思议的地方!连绵不断的山峦,数之不尽的河流,整整110公里的沼泽地,但是,没有人类居住。我喜欢这纯粹的大自然,噢,我爱上那里了!”
“农耕时代出现的运动类型着重体现个人能力,工业时代流行的运动强调团队合作,后工业时代兴起的运动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户外越野运动不仅反映了运动员对挑战人类极限的追求,也凸显了‘关心自然’的时代主题。”鄂尔多斯国际户外越野挑战赛承办方——北京奥林匹克经济技术开发公司的负责人张宁说。1995年,马克·本内特筹备第一届艾科挑战赛时,遭到南犹他州户外环保联盟的起诉,后者担心竞赛活动对当地自然环境产生负面影响。马克花了40万美元才打赢官司,这使他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对运动员破坏举办地自然环境的行为制定了极严厉的处罚措施。巴塔哥尼亚远征赛的创始人斯捷潘·帕维斯克也说过:“巴塔哥尼亚远征赛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呈现身体和心理上的挑战,还传递了一个信息:我们必须保护这片偏远而原始的地区。”
有时探险越野比赛也会突出人文因素和风土民情。魏军设计了2公里的马术项目,以彰显鄂尔多斯的草原文化,当晚的露营地则被安排在笛哨沟湾河套人遗址公园。方翔介绍:“目前探险越野比赛的所有项目可归纳为‘4+X’五类,‘4’指的是越野类、驾驭类(如自行车等)、绳索技能类、舟渡类(如皮划艇等),‘X’指地方特色类项目。我们在袁隆平故乡江西九江的比赛中设计过割水稻的项目,在贵州遵义的比赛中则有踩高跷的环节。”
排祖拉是个“非主流”
“萨拉乌苏大峡谷是一条小河长期冲刷出来的沙漠峡谷,峡谷很深,落差最大处达100米。”魏军在那里设计了一个90米的绳降项目。从峡谷穿越出来后,许多人身上都留下了与野蜂搏斗的痕迹。排祖拉·卡斯木的小臂在次日肿成了原来的两倍粗。进行峡谷穿越之前,他所在的红牛队总成绩暂列第六。从后半夜开始下的雨使得峡谷中的山路泥泞湿滑,队友亓冉冉的膝伤发作了,后面的队伍开始赶超上来。
排祖拉没有着急,因为接下去又会是他们的强项,山地自行车。在前一天的100公里山地车项目中,他们与另外一支队组成的第一集团在前面领骑了80多公里。“如果碰上一支强队,大部队不见得能追上来。”在沙漠里,他发现手机突然捕捉到一线信号,一瞬间的念头是给身在乌鲁木齐的妻子打个电话。妻子叮嘱他比赛结束后去医院检查一下膝盖,然后女儿的哭声传了进来。女儿今年一岁半了,名叫努尔叶,在维语里是“阳光”的意思。
排祖拉曾是个厨师,在乌鲁木齐体训二大队的食堂当临时工。空闲时,他喜欢邀五六好友一起去南山风景区骑车。他攒了5个月的钱,买到一辆1280元的入门级山地车,骑着去参加自治区内的业余组比赛,冷不丁拿了个第二名。第二年去参加全国山地车锦标赛。“没穿过专业的骑行锁鞋,只有赛前一晚在房间里练习适应,比赛时摔了好几跤,骑到第三圈时,车轮花鼓里的钢珠掉了。”大哭一场后,他回到老家库尔勒,靠着在酒吧表演花样自行车为生。“2005年,朋友打电话找我参加一个户外挑战赛,在乌鲁木齐,我答应了。”渐渐地,他在圈内有了些名气。国内大部分高水平运动员都是在以体育特长生身份进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体育大学等高校后,经学校挑选和培养走上户外运动的竞技道路,如亓冉冉、杨家根,还有他们的前辈魏军。排祖拉是个“非主流”。亓冉冉夸排祖拉做的手抓饭和大盘鸡好吃,但他不想回去当厨师,希望拿到好成绩后,能从事与户外运动相关的工作。
早几年,排祖拉还得借车参加比赛。这次赛前训练,他和队友用的依然是借来的公路车。来鄂尔多斯两周前,终于拿到了赞助商提供的价值十几万元的山地车。“比赛骑的是铝合金材料的训练车,回北京后,碳纤维材料的比赛车应该也运到了。”新车的话题让排祖拉兴奋起来,“如果赛前能多有些时间磨合,成绩会更好。”在运动能力方面,排祖拉觉得他们与欧美选手差距并不大。队长杨家根刚于5月份创造了100公里耐力跑比赛的全球最好成绩,6小时18分。
历时5天的比赛结束后,排祖拉和队友们拿到了第6名,用时33小时35分48秒完成4个赛段共380公里的赛程,这是中国队在同等级国际赛事中得过的最好名次。冠军是新西兰希捷队,总计用时31小时57分26秒,乌斯海尔夫妇所在的队伍以4分28秒之差位列第二。“为什么国外的运动员水平普遍比较高?他们的共同点是爱好这项运动。一部分人是职业选手,一些人把这作为爱好,正职可能与此相关,如自行车生产商、装备生产商等。从事这项运动第一需要时间,第二需要钱。”魏军说。理查德估计,他们平均每年花在装备和日常训练上的开支约为2万到3万美元。从新西兰带一支队伍来中国比赛,需要1.2万至1.5万美元。他们同样离不开赞助商的支持。
国内举办的户外越野运动赛事一直关注者寥寥,这不是特殊情况。马克·本内特第一次在美国举办艾科挑战赛时,北美人对此也感到十分陌生。从1996年起,马克与“探索频道”(Discovery)合作,通过实况直播和深度报道让这种户外运动赛事第一次被全世界的体育爱好者所熟知,才使赛事组织者和运动员能吸引到高额的商业赞助,也促使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副裁判长倪强在宁波经营一家户外运动服务公司,他感慨地说:“2008年之前,中国户外产业的规模还不到20亿元,甚至不能称为一个产业。我们都属于铺路石。”据中国户外商业联盟数据统计,2011年中国户外用品市场经济规模从2010年的71.3亿元提高到107.6 亿元,增长了51%。
(文 / 俞力莎) 越野赛380自行车公里理查德篮球户外运动鄂尔多斯户外越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