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堪回首“重点班”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流沙)

前段时间,深圳罗湖区滨河中学“为重点班安装空调,为普通班装风扇”引发舆论热议。校方辩解这是分层次教学,对学生“因材施教”。学校分重点班、次重点班、普通班,高举的是“因材施教”之名,行的却是“歧视成绩差的学生”之实,而重点班享受空调,普通班只能吹风扇,不过是将“成绩歧视”演变到了极致。

我们都做过学生。学校、老师偏心重点班、厚爱尖子生,对普通班学生放任自流,感同身受。虽然已在社会“混”了那么多年,想起当年在学校里的一幕幕,一场场,仍然不堪回首。高中时候我的成绩是不错的。但第一年高考成绩不理想没被录取,于是复读,准备再次迎考。复习班的几次摸底考试,我的成绩都不是很理想,于是我被纳入“差生”范畴。复习班100多人全在一个大教室,学校将“好生”和“差生”进行了“物理分隔”:“好生”坐纵向第一排,“差生”坐纵向第四排,中间坐一些只会埋头读书的女生,这样“差生”就不会影响到“好生”了。在一个教室里都可以分出“两大阵营”实乃教育领域里的一大“创举”。

做“差生”的感觉非常糟糕。老师上课时,头总是朝着“好生”,答问题的机会总是留给“好生”,甚至连布置的作业也不同。同样一份试卷,“好生”要求全部做完,而“差生”就不需要做附加题、拓展题。我们都是成年人了,自然不能忍受这样的歧视。当时我们七个同学租住在学校外,晚上经常为这事发牢骚。大家发誓一定要考上大学,不能被人看扁了,结果那年高考,我们七个同学全部被录取,有两位还上了重点线。

我一直认为学校分重点班、普通班是教育的一大“灾难”,这场“灾难”渊薮自然是应试教育下的急功近利,是对升学率的“押宝”。它根本违背了教育公平和本义,差生被标签化,人格尊严被践踏,哪有人文精神的传递,又哪有公平公正价值观的熏陶。这样的教育将会培养出什么人? 升学考试高考重点班不堪回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