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仅是一块钱而已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吴晓晴)
嫁到法国后,也有了孩子。一天接孩子放学,老师递给每个家长一张条子:亲爱的家长,我们周四去看儿童戏剧,共2小时,戏票一张4元,市政府补贴3元,请各位家长交1元。如果您同意,请签字,如果您反对,请和校长联系,谢谢合作。我是个急性子的人,这点小事,想着早点了断,所以很快掏了笔签名,摸出一块钱硬币,递给老师。“啊呀,不急的呀,您可以明天给我,难道您不需要考虑一下吗,市政府应该全额给孩子看戏,竟然还要家长贴一块钱,很多家长不高兴呢。”“我没意见啊,这种小事,一块钱又不多。”“一块钱不多?每个人交一块钱就多了,您不能早下结论的。”另一个来接孩子的大汉对着我说,他高胖,脸色总像是喝酒后微醉了的绯红,我偶尔和他问过好,从来没有交流。我抿着嘴,想不出说什么,只好礼貌地笑笑,抓着小孩的手想着快溜。
“我们的市政府是混蛋,去年造了间新教室竟然花了20万元,出示的花费列单肯定是糊弄人。”他盯着我不放,继续说,那老师也随声附和,其他几位家长也叽叽喳喳起来。他们看起来一点都不急,我急啊,我要回家烧饭喂孩子,要洗他们的小脏手,烫明天的衣服,冷冻的鸡要拿出来化冻,还惦记着看网上电影,院子里的杂草老高老高的了,听他讲市政府的混蛋事迹,改天吧。
“儿童剧肯定要看的,但是一元钱我们不交,请市长自己掏腰包。这个老昏头,我早已看透他了,能力有限。”这是一个女声,我熟悉她,她总爱跟老师辩论,常常唠叨:“我孩子的下午点心必须取消,要是晚饭不吃,就是你的错。”“故事书一个星期才更新一本,你们以为我是文盲吗,我天天要读故事给孩子,我提议几次了,必须一星期更新三次。”“孩子看戏还要交钱,政府真是吝啬到家了,一点都不重视教育问题,我们要抗议。”我听不下去了,迫不及待地走了。
回家后,我点火煮意面,水里放了盐,可以煮得更烂,肉酱里放了红酒,拌面时会更爽口。水沸腾了,快速地冒着水圈,我抓着面,扔进去,那一刻,是的,就是那一刻,我竟然涌出许多哀伤来。我想起了苏州,我生活过的狭窄弄堂,每家人都仔细过日子,仔细摘菜根,慢慢嚼米饭,不去想更多,不敢想更多,一条被刮了鱼鳞的咸鱼挂在窗台里,屋里的人偶尔抬眼看看有没有猫来偷吃,也只是偶尔看看,大部分时候,屋里的人都安分地做着家事,想着家事,对于那里的人,生活的全部意义似乎就应该是如此。 一块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