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崭新的“古井”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余毛毛)
这口古井一直安静地待在路口,11年来,我上下班都路经它,但却从没仔细地打量它。但不管怎么说,它已融入了我的生活,当它一夜之间变成一片平展展的水泥路面时,我才知道它不仅仅是我生活的一部分,而且是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当一个人生活的一部分被粗暴地灭失掉后,就会让人感到疼痛,因此报纸上、网络上批评声一片,大家就是想不明白,为什么城市的管理者要毁掉这样一口古井。
难以管理或许是一个理由吧。古井周边的环境确实不太好,它在热闹的十字路口,周边20多米范围内有卖包子的、卖卤食的、卖盒饭的、卖锅贴饺的,古井台边总是污水横流,散发着难闻的气味。但无论怎么说,古井那斑驳、沧桑的样貌总能让我感到一丝沉静悠远的气息,人活着是要有一点历史的纵深感的,城市也需要些底蕴,唯有这样,人们才有一种对家园的自豪感和认同感。而古迹,也包括这口小小的古井都是载体,当它一夜之间没有任何征兆地消失掉,变成一片水泥地,叫人情何以堪。说是难以管理,其实是根本没有管理。难道就不能竖起一块“请爱惜古井”的牌子,难道就不能和周边商户签个爱护古井的责任书?此时,我也是非常自责,为什么没在它被平掉之前呼吁一下呢?可市民们实在是想不到城市的管理者会以这样简单、这样轻率的方式平掉这口古井啊,我们总以为它会天长地久地在那里啊!
早晨上班经过路口时,惊奇地发现在古井的原址处又出现了一口井,只不过这口井新崭崭的,崭新的井台,崭新的井圈,看了真让人哭笑不得。大概是城市的管理者抵不过群众的骂声,又在原址重修了一个,以此抵过。然而古井台的老石头到哪去了呢?老井圈到哪里去了呢?我想这一切都莫知所终了。这样一口伪古井在路口,外来人看了会莫名其妙,熟悉它的人会更难过。管理者似乎不知道,就是在同一个地方,此井已非彼井,因为真古井包蕴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寄托着人们的情感;而这口新井,人文含量单薄异常,一贫如洗。违背市民意志的这样折腾的费用大概还是得由我们这些平民百姓来买单,这真是无法接受。不懂得历史,不懂得美的人来管理城市,总是一个城市的悲哀。 崭新古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