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俄关系“重启”路上的拦路虎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陈蓉蓉)
(
5月19日,奥巴马总统在戴维营与参加G8峰会的八国集团领导人以及4位非洲领导人共进工作午餐 )
5月9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致电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由于忙于新政府的组建事宜,将不能出席5月18日与19日在美国戴维营举行的八国集团领导人峰会。无独有偶,5天后白宫证实,奥巴马将不会参加9月初在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峰会,原因是他将于9月3日参加民主党全国大会。
虽然白宫在第一时间声明对普京不能出席G8峰会“并不感到失望”,但美国国内舆论却已表达出失望与质疑,其他国家也同样。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姜毅分析普京缺席背后的原因,“一个是对大选过程中美国的一些态度表示不满,另外一个是,这次俄罗斯与北约在东欧反导系统问题上达不成任何协议”。如果参考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对俄大选公正性的质疑言论,以及总统奥巴马略有滞后的祝贺,便能更好地理解。正如俄罗斯《全球事务中的俄罗斯》主编费耶多·卢基亚诺夫(Fyodor Lukyanov)对本刊所说“普京是一个‘以牙还牙’的人,他一直十分注重相互性”,以及俄罗斯秋明国立大学历史政治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安德鲁·德维亚科夫(Andrey Devyatkov)所说的“总统的情绪会成为俄罗斯内外政策的重要影响因素”。此外,英国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高级研究员贾维尔·莫拉莱斯(Javier Morales)还提到,普京需要斡旋于国内多种政治势力之间,“他并不相信梅德韦杰夫能够完成(组建政府),因为后者的政治影响力还不够”。
2008年降至冰点的美俄关系在奥巴马上任之后不断缓和,但同样在大选之年,美俄关系的重启之路再次受阻。美国哈佛大学黑海安全计划负责人谢尔盖·科诺普耶夫(Sergei Konoplyov)认为“导弹防御问题仍是所有问题中的重点”,“许多俄罗斯人相信美国有击垮俄罗斯的秘密计划,反导防御被普京及俄政治精英视为此计划的重要部分”。卢基亚诺夫提到了阿富汗问题:“俄罗斯试图去理解美国在此要做什么。”此外,杰克逊-瓦尼克修正案何时被废除也成为俄罗斯“入世前”关注的一大焦点。意大利米兰天主教大学国际政治学院研究员托米斯拉瓦·潘科瓦(Tomislava Penkova)告诉本刊记者,此条款“控制了后苏联范围,(只有确保废除)才能使华盛顿与莫斯科在俄罗斯的经济现代化进程中合作”。美国国家利益研究中心执行理事保罗·桑德斯(Paul Saunders)则提出另一个“最为紧迫的问题”,即“在美国议会考虑中的草案——谢尔盖·马格尼茨基法律责任条例”。马格尼茨基是一名俄罗斯律师,因卷入逃税案被指控,2009年11月16日未得到医疗救治死于狱中。美国一方面指出此案关涉到俄多名高官的腐败问题,一方面指责俄狱中虐囚、不提供治疗的人权问题。科诺普耶夫认为“缺乏信任是美俄之间各种问题的根源”,俄罗斯仍能感受到“冷战”之后“被迫必须接受美国经济援助与建议”时期的“羞辱”。欧洲政策中心高级研究员迈克尔·爱默生(Michael Emerson)指出:“‘重启’计划已经失去其意义。美俄关系虽不会破裂,但缺乏具有战略意义的内容。”
基于以上,美俄关系的缓和还需要一定时间。大部分研究者认为他们可能在G20峰会中碰面,但“两位总统都认识到,在美国大选之前,双边谈话不会出现重大的突破”。潘科瓦如是说。德维亚科夫认为奥巴马堪称对俄最为友好的一位美国总统,而“俄罗斯国内外政策中的保守阵营以及共和党在美国的位置”将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卢基亚诺夫说:“只要普京出现,即使他们并无严肃讨论,也会给共和党人以批评奥巴马‘软弱’的口实。”这种牵制无疑也与改变相连接。
卡内基莫斯科研究中心主任德米特里·特列宁(Dmitri Trenin)指出,此次缺席“事实上使得他(普京)在美国眼中成为更具价值的伙伴”。潘科瓦则更进一步,他说:“某种程度上而言,普京的缺席标志着他重返世界舞台。”以退为进使得双方的回避都对下一步商谈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大部分研究者认为这次小的间隙并不预示俄罗斯的战略重心有变化,特列宁提到俄罗斯的外交政策会东移向亚洲国家,但“并不认为普京在暗示亚太合作的重要性已经超过G8西方国家了”。 美俄关系拦路虎路上重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