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有春游的春天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南京 林培)
最近,我用一周时间,到全省10多个市、县教育局及学校了解春游情况。发现许多学校已“停游”多时。春游,正变成很多孩子“曾经的美好回忆”,尤其对农村和民工子弟学校的孩子来说,更是一种奢望。为何把孩子“憋”在春天里?“怕出事,担不起这个责任,尤其在接连不断的校车事件之后。”多位教育部门官员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全省对春游的态度,大致可分为“严禁”和“严控”两种。
苏北尤其徐州地区的基层教育部门,大多明确禁止“春游等集体活动,防止意外事故发生”,“严禁乘车外出春游”,强调“谁组织、谁负责”。丰县城区一所双语学校负责人说,就是组织学生在周边公园游玩,也要报县教育局批准,并由局安保部派员全程监督。“前车之鉴,小心不为过嘛。”他解释道,“校车事件后,我们的确草木皆兵,心有余悸。即使上面不叫停春游,我们也会主动停下来。”宿迁、淮安、盐城市多所学校负责人,毫不隐瞒自己的“活思想”——“春游事小,安全天大,要是遇到‘万一’,怎么交代?所以,宁可孩子憋在教室,受点委屈,也不冒这个险。”苏中、苏南地区教育部门对春游多以“严控”为主,通过加大审批难度,限制和控制长途和异地春游,提倡本地就近游。
苏州市教育局保卫处处长朱文潇介绍了该市春游报批的主要程序:学校须在活动7天前向教育主管部门书面报告请示,内容包括活动方案、应急预案、家长同意签字书、租用车辆和司机在交警部门的审验证明、旅行社合同及为师生购买的意外保险凭证、随队校医或医务人员名单及急救药品等。经审批同意,方可出游。苏、锡、常三市报批手续的严格程度十分相似。常州溧阳市一位小学校长诉说了烦恼:家门口的景点实在跑厌了,跑远吧,光办手续就够忙半个月的,而且有的手续不好办,如外出春游要到目的地派出所备案,并请警方出动警车开道,实在勉为其难。“干脆,多一事不如省一事,能不组织春游就不组织了。”
谁都知道,没有春游的童年,是不完整的童年;对孩子过度保护,不利于孩子成长。可在高危的校园安全环境下,春游这个困局,该如何破?纵观世界多数国家学生春游等野外活动,如日本学生一年两次的远足、新加坡中小学每年3月份为期一周的体验式活动、韩国修学旅游等,主要靠集体保险机制,分散安全风险,而不是把学生的“成长风险”,统统转嫁给学校。为此,应针对学生安全风险,尽快建立社会保险和社会责任分担机制,有责大家担,而不能由学校“独自扛”。大量的孩子不能正常春游、秋游参加户外运动,绝不是一件小事,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剥夺孩子的春游,等于剥夺孩子心中的春天。 春游学校春天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