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穴”阅读指南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西DU)

柏拉图关于人的认知有一个著名的“洞穴”比喻,人们只能看见物体在墙上虚幻斑驳的投影,走出去开了天眼又回来启蒙他们的智者反而不见容于穴居者,落了个饮鸩而亡的结局。相当悲情、悲观以及悲剧。反苏格拉底的尼采并不这么看待洞穴,他笔下的智者查拉图斯特拉偏偏就定居在洞穴内。虽然查也经常到集市去放风、采购和讲学,但洞穴那份散发着魔力的幽暗和宁静,显然是他沉思、禅定和修炼的不二之选。

武侠小说无意间套用了尼采的思路,强化了洞穴在升级人的潜能方面的功能,而且对这种叙事方式情有独钟到情不自禁,情节雷同到情何以堪。在武侠中,无论多么卑贱的人生、多么凄惨的命运、多么不济的生活,经过洞穴的暗箱处理势必会触底反弹、焕然一新。且不说闯王、清王朝的藏宝洞中的硬通货,让多少致富心切的人以命相搏,单是某些秘笈类精神财富,得之也足以让人欣喜若狂。特立独行的令狐冲在思过崖得风清扬真传习得独孤九剑,又在杭州湖底监狱受任我行馈赠练就吸星大法,方可笑傲江湖。老实巴交的虚竹误打误撞闯入无崖子的洞府,随即像块CPU一样被导师强制格盘,将其武功系统从少林寺的DOS时代一下子提升至逍遥派的WIN7商务版,还被童姥劫持在冰窖中结识梦姑当上了西夏驸马,运气好到没完没了。段誉在剑湖宫底磕一千个头换来凌波微步,又在枯井洞中被王语嫣接受。万能的洞穴啊……

我当然羡慕嫉妒恨这种童话般的际遇,但我最关心的,也是觉得最靠谱的,就是当一个人身处“洞穴”——山洞、陷阱、密室、医院(含疯人院)……在孤独无聊中,读点儿能带来转折性力量的东西。武侠中的“洞穴”读物,阴阳真经,秘笈遗书,石刻碑文,不一而足,无非是戏化和夸大了这种力量。现实中这样的力量也许微乎其微,但总是聊胜于无,弥足珍贵。查韦斯治癌,枕边读物正是《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很自我很叛逆很励志。2007年春节,我因胰腺炎住院,从小年一直住到元宵节过去。前15天禁食,不吃不喝只靠输液维持。那些天最爱看的节目是中央台的“满汉全席”和地方台的各类美食节目,要不就是请人买本菜谱回来反复翻看。那些天晚上几乎都做一样的梦,身着盛装,着急忙慌地赶了很远很远的路去参加一个可有可无的宴会。后来能吃饭了,身体依然虚弱,但在虚弱的反作用力下,特别的想看书。正好“百家讲坛”放于丹的节目,就顺势看起了《论语心得》,渐渐又翻看了老子、庄子、佛禅。后来出院了,书也送给了病友。我希望它们能像食物一样,给他带来康复的力量。 指南阅读洞穴文化

上一篇: 宅男王五与天使
下一篇: 狂人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