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哥哥的故事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叶青萝)
哥哥很少给我打电话,我们之间从小就习惯了这种“有话则多,无话则少”的交往方式。去年冬天的夜里,他突然拨通了我的手机,欲言又止。一种不祥的预感跳进我脑海:他和嫂子的感情肯定出问题了。他们一人在福建,一人在山东,为打工两地分居半年多了,孩子也不在身边。
我的猜测很快得到印证:嫂子跟服装厂里某男联系极度密切,精神出轨是可以肯定了。原本不善想象和推理的哥哥,开始日复一日地逼问嫂子,然后在电话里向我分析、还原嫂子在福建工厂里的情形。尽管她和弟弟、弟媳在一个厂里上班,但嫂子单独租房住过一段时间,手机经常保持“正在通话”状态到凌晨一两点,却很少给家人打电话,哪怕是亲生儿子。慢慢地,内容更丰富了,他俩还一起半夜出去吃过饭,逛过公园和商场。那个男人比嫂子小七八岁,已婚,生过小孩但夭折了……细节在一点一点呈现。哥哥的最终目的其实是想印证他们到底有没有苟且之事——这是任何一个男人的致命伤。
哥哥开始陷入偏执和消沉的泥潭,甚至出现了一些臆想症。自从他9月份让嫂子回到他打工的临沂后,漫长的纠结和盘问就没有停过。每天晚上他都瞎忙到半夜,他的QQ图像永远亮着。他不回租住的小屋,偶尔在电话里向我阐述他的愤怒:在中国,男人有了外遇,人家会说你有本事;女人有了外遇,人家会说男人有问题,不是生理上的就是心理上的。对依然保持农村传统观念的他来说,老婆出轨的事情要是传回老家,全村人和亲戚朋友都会笑话他,父母也会羞愧而死。
很快嫂子主动找我聊了,她问我:“你怎么看这件事?”其实我也分析过她的种种可能,她在结婚之前感情一片空白,以我们共同接受的农村风俗而论,她不可能有实质性出轨行为。在农村,已婚女人很难迈出那一步,除非她铁了心想离婚。所以我尽量轻描淡写地对她说了三句话:“每个女人都有她的苦衷,我相信你没有做过那种事。事情过去了就算了。多想想孩子。”
她的苦衷大概就在于没有文化带来的自卑感,以及多年在城市打工造成的心理落差。她常常感叹:自己都不行,小孩能好到哪里去?这么多年,她除了初为人母时熬过一年多的苦日子外,很少直接参与家庭生活。侄儿一直是父母带,是典型的留守儿童,而她自己则把大多数时间消磨在麻将桌上。和很多农村夫妇一样,她与哥哥没有什么精神交流。她长得特别像电影明星张静初,在全村找不到比她更漂亮的女人,这曾经是我们全家的骄傲。哥哥刚结婚时也为此窃喜,跟别人用一样多的彩礼娶到了最漂亮的媳妇,而且一年后还为他生了一个儿子。然而,她的美貌却给哥哥带来有生以来最大的困扰。
小时候,哥哥是我的克星。在他不善沟通的青春期,他调皮、叛逆,饱受来自各方的责骂,但他把坏情绪都转嫁到了唯一的妹妹身上。这是我一直耿耿于怀的,至今我在人际交往上仍有童年时的阴影。可以推测,哪怕他的心是好的,他很难对老婆有多少温柔。他从不干家务,两人也没有共同的事业和话题,这可能是他们的婚姻濒临绝境的最大杀手了。
我让他们过来我们家散散心,顺便看一下孩子,他们拒绝了。后来在QQ视频里,他们租住的小屋里好像开始平静下来,饮食男女,似乎会慢慢消融仇恨。时间是最好的解药,人生苦短,这个世界上原本没有不可原谅的错误。
快过年时我听说嫂子怀孕了,并不是她自愿的。听到这个消息我愕然了,难道这就是哥哥的报复吗?他当着嫂子和我的面表态:“现在离婚成本太高了。我要是不能发财的话,就这么将就着过;但凡我有一天发达了,必甩无疑。”这样冷酷的话任何一个女人听了都会心灰意冷吧。我开始同情嫂子了。我告诉哥哥,你不能变成一个可恶的农村老男人,要是对她用冷暴力不如离婚算了。
妈妈最终知道了这件事情的始末,她以过来人的眼光劝他们好好过日子。妈妈这一生最在乎的是一家人团团圆圆,她说:“我现在年纪大了,给他攒不了什么钱,攒个孩子也是好的。” 故事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