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克利尔:美军太平洋新舵手
作者:俞力莎(文 / 俞力莎)
( 2011年10月7日,美国国防部长帕内特(左)与洛克利尔上将在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军基地内会面 )
3月9日,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在夏威夷主持交接仪式,宣布由海军四星上将塞缪尔·洛克利尔出任美军太平洋司令部第25任司令,接替服役39年后退休的罗伯特·威拉德。美军太平洋司令部组建于1947年,总部在夏威夷,是目前美军全球六大战区司令部中最大的一个,现有兵力逾32万人,装备有2000多架飞机以及6个航母打击群,其责任辖区从美国西海岸至印度,横跨36个国家和地区,该区域内存在着朝核问题、东南亚地区反恐、南亚次大陆印巴军事对峙等诸多热点问题。尤其是,在美国战略重心东移的背景下,统帅太平洋司令部一职,“从未比今天更重要过”。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丁·登普西在交接仪式上如此评价落在洛克利尔肩上的这副担子。
低调的“越战后一代”
洛克利尔出生于1954年10月28日,1977年毕业于美国安纳波利斯海军学院作战分析专业。这所学校号称美国海军的“西点军校”。申请入学者除了要具备合格的学业成绩与身体条件外,还须得到有资格提名人士的提名推荐。有资格提名推荐的人士包括副总统、参众两院议员,以及几个特区与属地的总督或国会代表。洛克利尔为人十分低调,军旅生涯之外的背景,知之者甚少。“通常官员的简历中会提到妻子和家庭的情况,但他却没有这么做。关于家庭的资料并不是机密的,这种处理方式是一种个人选择。”美国著名智库国际战略研究中心太平洋论坛主席拉夫·科萨(Ralph Cossa)曾任美国太平洋司令部特别顾问,他这样告诉本刊。美国哈德逊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塞思·克罗波西(Seth Cropsey)曾在里根政府和布什政府中先后担任国防部长助理和海军副部长,他告诉本刊记者:“我相信他应该是佐治亚州人,如果没记错的话,我曾看到过一篇文章说他喜欢滑雪和乡村音乐。”佐治亚州位于美国东南部,海岸线绵延大西洋160公里。
洛克利尔属于美国军队中典型的“越战后一代”军官。1975年“越战”正式宣告结束,最后一批美军撤出他们驻扎了20多年的西贡。与此同时,一批年轻人刚刚或者即将从陆军军官学校和海军军官学校毕业,进入正规部队服役。科萨说:“洛克利尔属于‘越战后一代’,‘越战’结束时,他还在上大学。在他的生活经历和从军背景中,更为重要的影响因素是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我这一代是‘越战一代’,古巴导弹危机、人类登上月球、肯尼迪总统遇刺等事件都深深影响到了我们这一代人的观念,而他那一代在经历这些事情的时候还很小。影响他们的更多是柏林墙的倒塌、‘9·11’以及随之而来的在中东发生的战争。”事实上,奥巴马也是美国第一位“越战后一代”总统。
2000年左右,这批“越战后一代”的军官开始进入军队最高层。他们见识过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以及在黎巴嫩、格林纳达、巴拿马、索马里、海地和波黑发生的军事行动,但那些都不能和“越战”相提并论。这也就是说,美国军队将由一批从未经历过长期战争的军官来领导。这样的情况在近一个世纪内还是第一次发生。不过,关于这次更新换代的讨论还来不及展开,“9·11”事件就发生了,这批军官也被先后派往阿富汗战场和伊拉克战场。虽然当时他们未必能预料到,美国会在那里困这么久,几如“越战”翻版。2002年10月,洛克利尔被授命为第5巡洋舰驱逐舰战斗群与“尼米兹号”航母战斗群司令,并于次年率部赴波斯湾,在阿富汗“持久自由行动”和“伊拉克自由行动”起始阶段负责海军行动的计划与实施。塞思·克罗波西说:“中东的战争确实塑造了洛克利尔这一代军官的思想。不过,对于已经被提升到四星上将的洛克利尔而言,他应该能够从一个更广阔的角度来看待世界大事。”
( 1月13日,停泊在意大利卡塔尼亚港的美国“巴丹号”两栖攻击舰
)
去年从利比亚战场回来后,洛克利尔曾经接受美国《活得更好》(Livebetter)杂志的专访。他谈到了自己对“阿拉伯之春”的一些看法:“绝大部分朝着更民主前景和更多个人权利前行的国家,都有一些共性。在每一个‘阿拉伯之春’国家,我们都看到了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人口平均年龄不断降低,它们中有些国家的人口平均年龄才20出头。不利的是,与之对应的是失业率的上升,有时达到了20%甚至更高。这些国家的经济因为全球经济形势而变得萧条,民众获得的是相对较低的工资。但直到现在,这些负面趋势仍为专制政府所粉饰,安全政策控制着信息的流动……让我们猝不及防的是,运动发展速度竟如此之快。它始于对未来的一种共同期望,促成这种愿景迅速传播的关键则是科技——网络、电话和即时获取信息的途径。人们开始审视自己的处境,并与圣地亚哥、巴黎和东京的人相比较,提出‘这对我不公平,我们想要获得他们所拥有的东西’。不过,这只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社会媒体。Twitter和Facebook使得成千上万的人能在瞬间为了共同的目标和观点聚集起来。……(在非洲)人口增长,高失业率,低工资水平,食物和水资源短缺,医疗条件缺乏,这些都有可能制造一个动乱不定的安全环境。而这对世界的其他国家和地区来说,既带来了挑战也创造了机会。”
“既是勇士又是外交官”
( 两名美军士兵在伊拉克的巡逻基地训练(摄于2005年)
)
对洛克利尔个人而言,“阿拉伯之春”也为他带来了挑战和机会。他声名鹊起,正是因为在利比亚负责统领联军执行禁飞区任务。在接受太平洋司令部司令的新任命之前,洛克利尔身兼三职:美国驻欧洲海军司令部司令,驻非洲海军司令部司令,以及北约驻意大利那不勒斯联合部队司令部司令。克罗波西说:“洛克利尔上将在指挥联军摧毁卡扎菲的防空系统时,他的表现出色而有效。而对卡扎菲空中力量的破坏,帮助利比亚反政府军成功驱逐了卡扎菲。”
2011年3月19日,由美、法、英、意和加拿大五国组成的联合部队,向利比亚防空目标发动攻击,拉开了“奥德赛黎明”作战行动的帷幕。尽管是法国轰炸机代表联军向利比亚的防空目标开了第一炮,但所有人都很清楚,整个作战行动实际都是在美国指挥下进行的。当天,美军位于地中海的导弹驱逐舰“巴里号”也向利比亚的防空和导弹系统发射了110枚“战斧”式巡航导弹。“奥德赛黎明”作战行动名义上的统帅是驻德国斯图加特的美国非洲司令部卡特·汉姆将军,但是具体指挥其实是由身为“奥德赛黎明”联合特遣部队指挥官的洛克利尔负责。在战事开打前,洛克利尔的海上指挥部“惠特尼山号”指挥舰已在地中海巡弋。
( 2011年4月1日,利比亚艾季达比耶市遭多国战机空袭的社区
)
科萨说:“鉴于空中行动所涉国家的数量,这项任务不仅要求指挥官具有军事才能,还要求他具有非同一般的外交与合作能力。洛克利尔先前在北约担任的职务给了他作为一名四星军衔联合指挥官的历练,这是一个很好的准备。”在执行“奥德赛黎明”作战行动期间,美国国防部曾举行一次电话记者招待会,洛克利尔向媒体介绍,他在“惠特尼山号”指挥舰上与来自法国海军的让-皮埃尔·拉伯那中将和来自英国海军的拉斯·哈丁少将进行集体指挥,并通过众多联络官与其他国家的海军进行配合。“我们与联盟伙伴密切协调。有13个国家在这里或者正向这个方向调动兵力。……在我们的责任区域内,我们的联盟拥有许多舰船和潜艇,特别是法国的‘夏尔·戴高乐号’航母、意大利的‘加里波第号’航母和美军的‘基尔萨基号’两栖战舰……”
洛克利尔出色的协调能力,既来自他作为基层指挥官得到的历练,也与他在总部的工作经验相关。2004年从阿富汗和伊拉克战场回来后,他先后在海军作战部和海军学院等多个联合军种核心部门出任要职,并曾任职于参谋长联席会议下属的战略计划与政策部,而该部的职能之一就是负责机构间的协调。他还拥有乔治·华盛顿大学公共管理专业硕士学位。
2010年10月,洛克利尔被任命为美国驻欧洲海军司令部司令、驻非洲海军司令部司令,以及北约驻意大利那不勒斯联合部队司令部司令。他说:“在北约待了一年后,我更加欣赏联盟在一个快速变化的世界中的重要性,在民主价值、尊重自由和尊重法治方面,组成北约的28个国家分享着共同的观点。……北约已经进化到拥有一个全球性的视野,超越了欧洲和北大西洋的有形边界,开始认识到联盟在北非、中东和更远地区的利益。这迫使北约冲破自己的历史性观点,即那种在离自己最近的边界线上将威胁拒之于外的观点。”
既具备出色的指挥才能,又拥有高超的协调沟通能力,这正是美国对于太平洋司令部掌舵手提出的要求,一如帕内塔在交接仪式上所说的:“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应当既是勇士又是外交官。”科萨认为:“这是因为他现在没有且通常也无需参与战事。在他管辖的地区内,唯一真正有可能发生的战争是在朝鲜半岛上,而那里有一个主要负责战斗的指挥官。对于任何一位太平洋司令部的司令而言,他的一项主要职责是在亚太地区的所有国家包括中国之间建立桥梁,促进军事合作。”
脱下“海军帽”,戴上“司令帽”
或许出身海军的背景是洛克利尔能够毫无争议地接任太平洋司令部掌门人的主要筹码。太平洋司令部成立60多年以来,司令之职始终被海军垄断。在曾担任过海军副部长的塞思·克罗波西看来:“因为这一地区主要是一个海军的舞台。在‘二战’中,我们的对手是一个岛国;现在,美国在这里的盟友和朋友要么位于岛屿和半岛之上,要么像澳大利亚,是一个大陆岛,海军和水陆两栖部队对于获得和保障太平洋地区的和平极为重要。”
不过,拉夫·科萨向本刊提供了另外一些情况:“太平洋司令部是一个一元化的司令部,但在其他几大司令部,司令的位置是由各军种轮流坐庄。比如中央司令部的司令职务是在陆军和海军陆战队之间轮转,战略司令部的司令职务是在空军和海军之间轮转。在北约,陆军和空军等军种的军官都当过司令。因此,有人期望在太平洋司令部也推行这一套,这本来在理论上也行得通。多年前政府就曾尝试将这一职务授予一名空军将军,最终因为参议院的抵制而流产。夏威夷的首席参议员丹尼尔·井上、参议员麦凯恩三世都明确表示,他们认为这一职务应当由海军官员担任。这两位著名参议员为什么坚决反对,原因不是很清楚,但有一点,麦凯恩三世的父亲曾经是太平洋司令部的司令,也来自海军,因此,太平洋司令部始终掌握在海军手中。”
2007年初,时任太平洋司令部司令的法伦海军上将调任为中央司令部司令,空军部长米切尔·怀恩以“太平洋司令部已有20多年没有空军将领入主”和新太平洋总司令应是“中国空军通”为理由,力推时任负责情报的副参谋长戴维·德普拉中将;陆军保荐的驻阿富汗美军司令卡尔·艾肯伯里中将,也一度由于“熟悉中国事务”等优势呼声颇高。但最终,在这场海陆空的激烈角逐中,还是海军胜出,由海军四星上将蒂莫西·基廷出任太平洋司令部第23任总司令。当时的参议院议员劳伦斯·科尔布就曾说过,美国海军与其他军兵种完全不同,它最独立,也最会玩政治。“就算挑出一个不是海军的人做新任太平洋司令部司令的候选人,他也休想过国会这一关。在国会的任命听证会上,你将会看到退役的海军上将们和参议员们排着队,数落非海军人选的种种不是,然后罗列出一堆不利于非海军将领出任太平洋总司令的理由。”1901年西奥多·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后,接受马汉海权思想全面提升海洋实力。“冷战”后,美国更把国家安全战略的重点转移到海洋,通过控制海洋来控制整个世界。美国海军在五角大楼的强势地位也就从未动摇过。
如果非要找例外的话,洛克利尔一直是水面作战舰艇军官,而美国太平洋总部司令一般都是飞行员或潜艇员出身,比如他的前任罗伯特·威拉德以及再之前的蒂莫西·基廷都曾经是海军航空兵。1977年从安纳波利斯海军学院作战分析专业毕业后,洛克利尔被授予海军少尉军衔,在“威廉·维齐·普拉特号”导弹驱逐舰上担任轮机员助理和导弹发射控制官。因为表现出色,被选入美国海军核动力培训学校进行培训,随后分派到“卡尔·文森号”航母上。升上尉军衔后,洛克利尔进入美国海军水面作战军官部门长学校学习,作为优秀学员结业,按规定先后担任“考拉汗号”驱逐舰作战、机电部门长官和“特拉克斯顿号”驱逐舰执行官,全面熟悉各类水面舰艇职务。随后,他相继被任命为“莱夫特科威奇号”驱逐舰舰长、大西洋舰队第2驱逐舰中队司令、第5巡洋舰驱逐舰战斗群与“尼米兹号”航母战斗群司令……
洛克利尔曾这样表述他对美国海军地位的理解:“美国拥有一支实力强大的海军,但是长期以来我的立场是,这支海军对于我们所要面对的世界而言还是规模太小。今天美国海军的舰船所巡弋之处,在40年前刚进入海军时我还一度难以在地球仪上找到。对于海军和海上安全而言,世界并没有变得越来越小,反而越来越大了。我们的舰船一向在‘非洲之角’执行任务,而现在他们已经开到了几内亚湾。我们在南美洲的任务正在增加,与此同时,我们仍然在整个太平洋地区部署大量军力。此外,我们还必须开始为北极冰层的消退做准备。我们所做的一切靠的是一支拥有不到300艘舰船的海军。美国人民一直非常慷慨地给予我们这支庞大海军所需要的资源,但是,我们需要的更多。”美国智库卡耐基和平基金会亚洲问题专家道格拉斯·帕尔(Douglas Paal)曾在布什和里根政府时期参与亚洲事务,他告诉本刊:“他的欧洲经验应该已经很清楚地证明了他的观点。传统的大西洋和地中海舰队自1990年以来就一直沿着非洲海岸线以及在红海和波斯湾扩展执行的任务,但装备和舰船却没有明显的增加。水面作战舰艇越来越容易受到小型武器的攻击,一支大型舰队可能会很快缩小。”
拉夫·科萨认为:“作为太平洋司令部司令,毫无疑问,洛克利尔会将精力集中在保证他的司令部能够公平地分享所有可得的军事资产,他必须脱下自己的海军帽,戴上统一的司令官帽。当别人担心海军或空军或陆军的总体规模时,他所要担心的是其中有多少兵力可以被部署到太平洋。就这一点而言,奥巴马总统和国防部长帕内塔所做出的承诺,即国防部的军费削减计划不会损害到太平洋司令部的实力,这是最重要和需要进行密切观察的事情。”根据2011年11月国会“超级委员会”达成的削减财政赤字协议,从2013年开始,美国国防开支将在未来10年再强制削减4870亿美元。虽然今年1月5日美国国防部发布的《维持美国全球领导地位——21世纪防务优先领域》强调了中东和亚太是军事力量的重点部署节点,但如果强行削减协议生效,海军可能最多可在太平洋部署现在所称的6艘航母的一半。
从大西洋和地中海转战到太平洋,洛克利尔面临的挑战恐怕比上述这些更多、更复杂。事实上,对于新职务而言,他最大的缺陷就在于对亚太事务并不十分熟悉。当年海军之所以最终能将蒂莫西·基廷保举上位,打消空军和陆军的觊觎之心,一个重要筹码是基廷在西太平洋地区度过了大部分服役时间,“对这一广阔地区的活力和复杂性有很深的理解”。相比之下,“洛克利尔的大部分军旅生涯都是在大西洋度过的,而不是太平洋,除了曾经被派到加州圣地亚哥之外”。格拉斯·帕尔说。圣地亚哥是美国海军第3舰队司令部所在地。2007年5月至2009年7月,洛克利尔被任命为第3舰队司令,负责东太平洋地区作战任务,支援第5、6、7舰队作战行动,活动范围为东太平洋及中太平洋水域,即北起北冰洋,南至南极,东起美国西海岸,西至东经160度。当然,第3舰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屡建战功,是美国海军的功勋部队,而且历史上有4位美国总统年轻时曾在第3舰队接受战火的洗礼,他们是肯尼迪、尼克松、福特和老布什。
“在欧洲,洛克利尔面对的是如何使北约与一个新的世界相挂钩;在亚洲,他面对的是如何让一个‘后二战’(Post-World WarⅡ)体系结构与崛起中的中国和印度保持队形。”帕尔评论道。美国海军战争学院战略研究系副教授吉原恒淑(Toshi Yoshihara)则认为:“与洛克利尔从大西洋到太平洋角色转变同时进行的,是美国一个更大的战略性转变。2007的海洋战略主张,美国的海军将在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维持一支可靠的作战力量作为‘两洋海军’。这代表了一个巨大的地缘战略性的重新定位,即将自‘二战’以来的大西洋-太平洋‘两洋海军结构’转变为印度洋-太平洋海洋舞台。印度洋-太平洋地区正目睹着中国和印度向海洋进军,跨国性安全威胁也在日益增加,比如海盗,因为伊朗等国引起的更大的地区性不稳定,以及在沿海国家中继续存在的政权脆弱的情况。还有,面对强大对手的可能性,‘空海一体’战争场景出现的可能性,以及遭到其他类型的系统性冲击的可能性,都已经被置入了太平洋司令部的责任区域内。”
对于自己面临的挑战,洛克利尔在被提名后的国会听证会上表示,自己将在职责范围内重点关注来自三个方面的挑战:朝鲜的传统军事力量、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扩散活动以及领导人更替;与美国在该地区的缔约盟友和伙伴的合作;作为地区和全球性大国的中国崛起,包括其快速的军事现代化发展。他也提出,为应对这些挑战,将进一步加强前沿军事存在,巩固联盟及伙伴关系,以及推动与中国的军事接触等。“我的打算是竭尽所能改善与本地区国家的军事关系,认识到我们会产生分歧的事情,为避免错误估计而提高透明度。”洛克利尔说。 美国太平洋司令部太平洋海军美军军事武器美国军事洛克利尔舵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