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白酒是一种奢侈品

作者:黑麦

(文 / 黑麦)

如果白酒是一种奢侈品0( 郎酒陶坛库主入口透视图 )

在中国的白酒分类中,采用“高温制曲,二次投料,堆积发酵”生产工艺的酱香型被评酒师们誉为珍品,一年为一个生产周期,取酒后经过勾兑、陈贮而成。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业协会副会长、江苏省酿酒协会会长沈怡方认为,酱酒其酒味呈酱香、窖底香、醇甜香而具独特风格,酒体丰满,香气幽雅、醇厚,故可称之为白酒中的佳品。

早在唐代宗永泰元年,诗人杜甫抵达戎州(今天的宜宾),在品饮了当地的“重碧酒”以后赋诗《宴戎州杨使君东楼》,其中有句“重碧拈春酒,轻红擘荔枝”,即可看出,彼时的宜宾地区早已因盛产名酒而闻名。公元834年,雍陶也曾在诗句中提到“自到成都烧酒熟,不思身更入长安”,可见当时的蜀酒早已被誉为“上等品”,而货之四方。一直以来,川酒几乎占了中国的半壁江山,2009年四川白酒的累计产量已超过155万千升,成为中国唯一一个产量超过百万千升的省份。作为白酒产量最大的省份,浓香与酱香都有着不同的优势。

2012年3月末的成都糖酒会上,参展商们越发感到“高端白酒奢侈化”的趋势,同时,人们对于“中国白酒金三角”也有了更多的了解。作为浓香型和酱香型的发源地,四川的绵竹、泸州、宜宾及黔北的仁怀拥有集气候、水源、土壤“三位一体”的天然生态环境,位于核心区的长江段、岷江段、赤水河流域也被人们称作“纬度上最适合酿造优质纯正蒸馏酒的生态区”。在这个腹地,百年以上窖池1600余口,20年以上窖池为1.44万余口,目前,这里孕育着五粮液、茅台、郎酒等白酒企业。

在沈怡方看来,酿造酱酒的环境要求“极为苛刻”,唯有从茅台镇到二郎镇短短40多公里的赤水河谷,海拔300至500米的地段,才能被称作“酱酒的黄金酿造段”。这个地段几乎全部为临河的高崖,很难找到平整的地块,一旦出现较大的平地,势必藏风聚气,如一个“温暖的怀抱”。赤水河谷地段的特有温度、湿度、土壤、微生物,“成就了一个孕育优质酱酒的地理环境”。

“无论是法国的波尔多,或是美国的纳帕,当人们谈论起那里美酒的出处时,总不会忘记说起‘风土’与‘历史文化’,于是,‘从地理的兴衰谈起’,也成为酒厂、酒庄的习惯。”郎酒集团董事长汪俊林认为,正是因为这些“看不见的因素”,才决定了酒的口味、风格特点。郎酒原产地在二郎镇,与贵州茅台镇一水之隔,地处川黔交界的四川盆地南缘,这段带有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的“赤水河地域”属较为封闭的低山河谷区,海拔430米左右,年均气温17.6℃,为郎酒的原料米红粮的生长及郎酒的酿造“创造了绝佳自然环境”;河谷内所呈现出的典型喀斯特地形,使岩层堆积出特有的滤水性质,“使郎酒酿造所用水在岩层中缓慢浸润而净化以至于甘洌清香、微带回甜,这是形成郎酒独特口感的一个重要因素;酒厂紧邻的五老峰山腹中有两座面积达1.42万平方米的国内罕见的大型天然溶洞,特别适于储酒,利于新酿郎酒的醇化老熟”。

如果白酒是一种奢侈品1( 储藏郎酒的天然溶洞——天宝洞 )

与葡萄酒庄不同的是,“即使是白酒的小企业,也都比一个葡萄酒庄的产量大很多,白酒生产不受季节限制”。从2008年初开始,汪俊林以及郎酒集团便开始做起二郎镇的规划。汪俊林回忆起在欧洲酒镇考察时的情景,他清楚地记得那里居民的生活品质甚至高于城市,很多人都选择居住在酒镇周边,享受那里的恬静。“二郎镇这里比较偏僻,游客进来不容易,因此我完全按照白酒文化来设计我们的小镇,在天宝、地宝酒窖的上方,将天然的人和洞开辟出来,游客们可以在里面跟着勾酒师傅学习调酒,甚至可以自己勾一瓶酒封存,过几年再来饮用。”汪俊林说,“我们的小镇是很轻松的,不是要你来看郎酒,而是看一个山谷,山谷里面的人如何与酒业的生态环境相适应。”汪俊林说。

“当然,产品还是第一策略。”汪俊林说。在全国糖酒会开幕前,郎酒集团抢先召开了一场特殊的新品发布会,发布的新品被汪俊林称作“酒类奢侈品”。这款被命名为“连年有鱼”的白酒最高价值已达到每瓶18万元。“这款酒由郎酒集团旗下的全资子公司——古蔺郎酒藏品有限公司专业运作。”汪俊林觉得,郎酒藏品公司的成立,意味着郎酒集团在白酒界开创了奢侈品白酒定制销售的商业模式。他说:“在郎酒藏品的直营店里,除了传统的白酒销售外,还将提供一系列增值和专享服务,例如定制纪念酒服务、特殊年份酒追溯收藏等,成为爱酒、懂酒之人的收藏珍品。”与极力和“奢侈标签”撇清关系的茅台相比,郎酒集团却执著地加入到了“奢侈品”队伍中。汪俊林补充道:“‘连年有鱼’是我们的第一款酒类奢侈品,在这之后,郎酒还会有规律地推出一系列超高端限量版酒品,以产品价格拉动价值。”

如果白酒是一种奢侈品2( 百年纪念郎酒 )

自2010年起,美国高盛集团、LVMH旗下私募基金都曾经发起过对中国白酒的收购,其中的一些收购并未取得预计的成功。一方面,虽然外资注入的愿望强烈,但是白酒企业们大多不愿接受此类“合作”,大多是由于中国的白酒行业近年来保持着30%左右的稳定年增长率,现金流相对充裕,白酒企业对未来的市场预期充满乐观情绪;另一方面,国内资本已先于国外的投资人注入资金。甚至有人认为,即便是国外资本注入,也很难“玩转”白酒行业,因为这些公司对于中国白酒文化的了解还不够。

汪俊林一直提倡让喝酒的人“喝少一点,喝好一点”,在他看来,国内30年来的变化已经使消费者从“尝试着购买白酒”向“选择性购买”发生变化。“人们对于口味的需求变化最大,从最初的消费级白酒,到今天的中档白酒、高端白酒,消费者已经从品牌、标签、香型、产地等信息中,清楚地辨识出自己想要什么。”汪俊林说,“这也为‘白酒成为奢侈品’奠定了基础,因为这个市场已经足够成熟,并且在各个价位都有需求。” 美食白酒酱酒奢侈品如果郎酒汪俊林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