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一场气候变化的官司

作者:袁越

(文 / 袁越)

打一场气候变化的官司0( 2010年8月8日,受森林大火影响,莫斯科居民戴着防毒面具出门 )

自1995年以来,每年的12月份都要召开一次联合国气候大会,于是在每年的11~12月这段时间里,媒体上都会密集出现很多关于气候变化的新闻。今年自然也不例外,前几天外媒热炒的一条新闻是:气候变化致使北半球的秋天来得越来越晚了。该新闻引用了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利用空间探测卫星所做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在1982~2008年这段时间内,北半球植物的生长季平均向后推迟了6.5天,这导致了很多地区树叶的变色期来得越来越迟。生物学家们肯定会从生态学的角度告诉你这件事非同小可,将会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等等恶果。但对于大多数普通读者来说,此事唯一的后果就是必须晚几天去香山看枫叶,没什么大不了的。

事实上,类似的情况在很多领域都在发生。气候变化所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冰川融化或者生物多样性丧失等等危害距离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太远了,很少有人真正感觉到气候变化威胁到自己的生活,这就是为什么关于气候变化的话题永远斗不过经济危机话题的原因,每次经济状况出现问题,新能源领域的投资就会立刻受到影响。

那么,有没有办法让普通老百姓切身感受到气候变化的危害呢?有,这就是极端天气。相信这个词对于很多人来说已经不再陌生,去年有俄罗斯森林大火和中国舟曲泥石流,今年有泰国洪水和美国龙卷风,这些自然灾害都与极端天气有直接的关系。比如,去年俄罗斯森林大火的直接原因就是持续而又罕见的高温天气,最高温度甚至比当地平均值高出了10.7摄氏度!这场热浪至少造成了5.6万人死亡。

这些自然灾害造成了惊人的财产损失。据统计,美国今年因为极端天气原因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40亿美元,在此之前的纪录是在2008年创下的,当年的数字仅为80亿美元。毫无疑问,这些损失很多都是由保险公司承担的,他们找谁去诉苦呢?这种事情不大可能由政府全部买单,只能通过法律手段,起诉责任人。

责任人是谁呢?在这个案子里,保险公司当然希望起诉石油和煤炭公司,他们有钱,同时也是温室气体最大的排放源。事实上,很多关于健康和环境的案子最终都是通过类似的法律程序来解决的,比如科学家早就证明吸烟能够导致肺癌,但政府禁令一直收效甚微,直到那些患了癌症的消费者开始起诉烟厂,索要高额赔偿金,这才见到了效果。

气候学家早就意识到法律的威力。著名的牛津大学气候变化专家迈尔斯·艾伦(Myles Allen)教授早在2005年接受《新科学家》杂志采访时就认为,法律武器会比政府的行政命令更加有效。而包括牛津大学在内的很多研究机构从那时开始便致力于研究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之间的关系,试图为来自受害者的气候诉讼提供科学依据。

但是,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之间的关系既微妙又复杂,以目前的研究手段很难做到准确定位。比如,美国国家大气和海洋管理局(NOAA)的兰德尔·多尔(Randall Doll)博士就曾经发表论文,称去年的俄罗斯高温天气可以用大自然的正常摆动来解释,但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Potsdam Institute for Climate Impact Research)的史蒂芬·拉姆斯托夫(Stefan Rahmstorf)博士随后就在另一家杂志发表文章,认为那次极端高温天气有80%的可能性与气候变化有关。

牛津大学的艾伦教授认为两种意见都有道理,但他更倾向于后者。在他看来,气温的正常摆动确实是主因之一,但气候变化使得这种正常摆动超过了某一阈值,其结果就是更容易出现俄罗斯那样极端的情况。他通过研究发现,近年来地球上出现的极端天气无论是频率还是强度都有所增加,其背后的原因就是气候变化。

为了更好地整合各国科学家在这方面的努力,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于今年11月18日通过了《管理极端事件和灾害风险促进气候变化适应特别报告》(SREX),对各种类型的极端天气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做了一个小结。报告认为,极端高温的出现和气候变化之间的关联度很高,而北美和地中海等地区的极端干旱和气候变化之间的关联度则属于中等。如果只看经济损失的话,那么两者具有极高的相关性,不过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在于地球人口的增加、城市的扩张,以及人口向沿海地区迁移等。

因为证据不够充分,消费者仅凭这份报告还不能对化石能源公司发起诉讼,但这是一个好的开始。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化,也许未来的某一天我们真的可以看见普通老百姓用法律做武器,保护自己的家园。■ 一场官司气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