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金的第三次入市

作者:谢九

10月10日,中央汇金公司在二级市场购入“工农中建”四大银行股股票,为疲软已久的中国股市注入一针兴奋剂,很多投资者开始憧憬汇金入市后的股市走势。

汇金公司的主要职责是根据国务院授权,对国有重点金融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实现国有金融资产保值增值。股权上隶属中投公司,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包括工商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等6家商业银行,中金公司、申银万国等4家证券公司,中国再保险、新华人寿2家保险公司和4家其他机构。作为金融企业的国家队,汇金公司的增持行为往往被投资者理解为救市,但从历史上来看,汇金公司的“救市”效果其实并不明显。

这是汇金公司第三次在二级市场公开增持银行股股票,从此前两次看,汇金宣布增持银行股票之后,短期都给市场带来一定提振,但很快市场就再度下跌,而且每次下跌都跌破了汇金入市时的大盘点位。第一次是2008年9月18日,当天上证指数跌破1900点,收于1895点,管理层连出三大利好救市,包括印花税从双边征收改为单边征收、国资委支持央企增持或回购上市公司股份以及汇金公司在二级市场购入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三大行股票。三大利好启发,次日上证指数大涨9.46%,个股几乎全线涨停,不过上涨行情仅仅持续了5个交易日就开始掉头往下,一个月后,10月23日,上证指数收于1875点,跌破了救市之前的点位,三大救市行动带来的利好行情被全部消化。2008年10月28日,上证指数创出了行情新低1664点,不过也正是从此开始,大盘开始触底反弹,走出了一波翻番的行情。但是这一波强劲走势其实已经和之前汇金的增持等救市行为没有太大关系,更多得益于之后推出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等。

汇金的第二次增持发生在2009年10月9日,当时股市经过了从底部1664点的翻番行情之后,从2009年8月4日的3478点快速下跌,9月30日,上证指数收于2779点,距离高点跌幅超过20%。经过国庆休市后,10月9日,汇金再度入市购买三大行的股票,在银行股的带动下,当日上证指数大涨4.76%,在11月23日反弹至3300多点,不过最终没能突破前期的高点3478点,上证指数开始回落,汇金入市带来的行情就此终结,大概半年后,2010年5月6日,上证指数收于2739点,跌破了汇金入市的点位。

本轮汇金公司第三次入市增持银行股,市场的反应比前两次更为平淡,消息公布次日,上证指数高开低走,全天仅微涨0.16%,反而是第二天大涨了3%。与内地股市相比,香港股市对于汇金增持银行股的反应积极了很多,恒生指数连续数日大幅上涨,尤其是四大行股票的H股涨幅明显强于A股,10月11日,“工农中建”的H股涨幅分别为6.68%、12.83%、7.72%和5.8%,而A股涨幅分别只有1.5%、2.02%、2.09%和2.49%。尽管汇金增持的是四大行的A股而非H股,似乎国际投资者比内地投资者更加乐观。

内地投资者的谨慎,主要因为汇金公司此次实际增持量并不大,目前为止增持还只是象征意义。按照四大行的公告,汇金公司在10月10日增持中国银行A股350.97万股,增持建设银行A股738.44万股,增持工商银行A股1458.4万股,增持农业银行A股3906.83万股,合计金额不足2亿元。如果与2009年的增持相比,当时汇金增持工行2.81亿股,约占其总股本的0.08%;增持中行8160.7万股,约占其总股本的0.03%;增持建行1.29亿股,约占已发行总股本的0.06%。

作为四大行的大股东,汇金公司的增持是否意味着银行股已经到了底部?答案似乎没有这么简单。如果以2009年的增持来看,汇金公司的增持价格距离底部还有相当远的距离。比如汇金当时对工商银行的增持价格约为4.9元,在一年后,工商银行的股价最低跌至了3.93元;对建设银行的增持价格约为5.7元,建设银行股价一年后跌至4.5元;对中国银行的增持价格约为3.9元,一年后中国银行的股价跌至3.2元。时至今日,上述三家银行股的股价仍然低于汇金当时的增持价格,如果仅从二级市场来看,汇金当时的增持可以视为被套。

这一次汇金的增持会对银行股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不妨比较一下三次增持时银行股的背景。如果仅从估值来看,目前的银行股已经屡创历史新低,大大低于上两次汇金增持时的估值水平;从市盈率来看,银行股的市盈率只有6到7倍左右,这一估值水平只有2008年9月时的一半;从市净率来看,目前的银行市净率仅为1.4倍,而2008年9月还超过2倍。

尽管估值水平大大低于上两次增持,但今天的银行股面临的预期和上两次也大不相同。尤其是2008年,当时市场对于银行股的担忧主要是经济处于降息通道,投资者担心息差缩小会降低银行的盈利能力,其次是担忧实体经济减速会放缓银行的贷款需求,因此银行股的走势较为疲软。不过事实表明,上一轮降息通道在2008年12月23日就已经是最后一次降息,在整个2009年,银行利率没有做出任何调整,并没有出现投资者担忧的息差继续缩小的现象,直到2010年10月20日,开始进入新一轮加息周期。而投资者担忧的另外一个问题,实体经济放缓导致贷款需求减少也并未出现,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导致贷款需求大幅上升。正因为如此,银行股在随后的走势中逐渐摆脱了悲观预期,汇金在2008年增持银行股,基本上在银行股的底部区域入市。今天的银行股估值虽低,但悲观预期远远高于2008年,尤其是房地产和地方债务平台,究竟具有多大的风险在短时间内无法得到确认,而在风险真正确认和释放之前,银行股的压力也将一直存在。

对于汇金而言,此次增持四大行的主要目的显然不是为了获取二级市场的蝇头小利,如果出于这样的目的,汇金的理性做法是充分吸筹之后再对外公布,此次在象征性增持后就立即对外公布,更多是为了提振市场信心。从更现实的角度来看,对于长期处于融资饥渴状态的银行股,如果股价持续低迷不振,最终也将影响到银行的融资能力。以北京银行为例,今年9月22日,公司的定向增发方案获得证监会审核通过,公司原拟增发价格为10.88元,预计融资额不超过118亿元,但随着公司股价持续下跌,目前价格只有9.77元,距离原先10.88元的增发价格已经折价10%,这显然已经影响了融资能力,如果股价不能反弹,必须下调增发价格,对融资方案做出更改。北京银行的窘境其实就是其他银行股的缩影,汇金此次宣布增持银行股,最直接的目的还是为了拯救银行股本身。如果能以少量的资金稳定银行股的股价,从而能够获得更多的融资额度,显然是一次成功的以小搏大。

如果今天市场的低迷已经危及到了银行股的融资能力,这意味着很多企业将难以从银行获得贷款支持,进而实体经济的运行也将受到影响,尤其在目前民间借贷风波四起的背景下,银行正常的贷款能力将是金融秩序和实体经济稳定的重要保证。从乐观的角度看,或许这就意味着低迷的市场接近了政策底线。

A股市场在中短期内依然面临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外围市场的动荡还将继续,任何一个导火索都随时可能触发国际市场大幅波动,从而危及A股市场。希腊是否会发生债务违约很快就可见分晓,由于希腊政府的现金储备随时可能枯竭,最近的一笔20亿欧元的国债将在10月21日到期,即使能够得到欧盟的救助,暂时躲过短期的债务压力,中长期看,债务违约风险似乎仍然难以避免。瑞银财富管理研究部门在最新发布的预测报告中指出,希腊主权债务违约将不可避免,由于明年3月希腊将面临极高的再融资需求,因此未来数月就可能触发债务违约。更大的冲击还在于意大利,作为欧元区的第三大经济体,意大利债务总额高达1.9万亿欧元,超过了希腊、西班牙、葡萄牙和爱尔兰四国之和,意大利债务风险一旦爆发,欧盟将面临更大的救助难度。从国内市场看,主要的压力来自房地产市场和股市无节制的融资。由于通胀已经出现拐点,四季度的CPI水平将会逐月回落,加之目前民间信贷市场出现的一些风波,国内偏紧的货币政策有可能有所放松。

不过对于中国股市,短期走势通常和经济基本面没有太大关系,政策层面往往更能左右股市的走势。如果汇金此次增持银行股是管理层政策救市的第一步,后续还有相应有力的救市组合拳,比如暂停新股发行、放松货币政策等,即使有外围市场的动荡和自身经济减速等不利因素,中国股市也能迎难而上,反之,如果汇金的增持只是大股东纯粹的市场行为,对于股市的后续影响则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文 / 谢九) 第三次增持二级市场银行股票汇金入市汇金股份银行股沪指

下一篇: 长江万里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