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蹉跎岁月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病从手入祸从口出,谏官是个危险差事。魏征好运气,不但所侍奉的对象是位明君,而且明君的夫人贤淑,关键时候能为下属说上好话不至于因言获罪。御下的大臣直谏敢言,枕边的贤妻匡正政误,李世民的王朝因清明政治而有了20多年的强盛。他没料到自己打下的山河会被后世子孙拱手让人,撕去“唐”标签换上“周”铭牌达15年之久。而同为谏官这一职业的陈子昂,会不会慨叹没有前辈魏征那般际遇不清楚,但是他一番“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的蹉跎抒发倒是事实。陈子昂冤死于狱中时年42岁,到死都是未被开除公职的国家干部,按理在死之前正是年富力强好时光。
官场向来是个大熔炉,政治气候把握好的会修炼出金刚不坏身,而像陈子昂这样“性刚褊躁”之人自然难凤凰涅槃,也只有写写风骨峥嵘格调苍凉激越的诗句,发发怀才不遇的牢骚。其实陈家家境富裕,要不是一脚蹚了仕途的浑水,终导致后来遭受无妄之灾,在家做“有花堪折直须折”的公子富二代,就不会有“勿使青衿子,嗟尔白头翁”这等虚度光阴的忧伤喟叹了。也难怪杜秋娘话说得直白,像晏殊这般官拜宰相一生富贵之人,词无愁句但也诗唱“一向年光有限身”。史料说晏殊“工诗,闲雅有情思”,不念山河恋落花,“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果然是情雅无边,无花折枝最是煞了风景,除眼前的荣华风花,一切都是雨中浮云。
古代读书人的生平抱负是治国安邦平天下,比如陶渊明,年轻时候“猛志逸四海”,恨不得脚踏五彩云“抚剑独行游”。虽然是官宦世家元勋之后但幼年丧父,根本没机会堕落成衙内恶少,因为家道式微倒是越发的奋进。可是满朝朱紫贵却难容他这个读书人,几任芝麻绿豆般的小官生涯彻底浇灭了最初的政治热情。回归田园之后采菊东南山下,“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读起来好像如饮醇醪,其实他逃避现实的理想国是“桃花源”。理想无法实现,现实必须面对,田园风光虽然怡人却未必清心。“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无论是对时间劫掠生命的诘问,还是无奈于命运荒芜岁月的不甘,20年的隐居,难保不是不忍算的流年隐痛。
古时男人对于岁月的蹉跎感慨,多是政治上宏图未展的失意。仕途中的拳脚被缚,抱负就难以伸张,于是各种颓废色彩洇于文字之上。而女人却多是对红颜易老韶华不再的唏嘘。杜秋娘看得明白想得透彻,当年凭一曲《金缕衣》栖上了凤凰枝。可是四朝30年之后,曾经“生女白如脂不劳朱粉施”的美人如今也“束发已如丝”。200多年后的李清照比杜秋娘含蓄,只说“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那时节的李清照,家庭优裕婚姻美满,幸福像花儿一样,唯一不足的是丈夫在外为官而少了闺趣。就是这位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被后人誉为“词家一大宗”的奇才女,因相思而感叹流年似水。可见相思瘦身,效果是人比黄瓜廋。■(文 / 钟师傅) 蹉跎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