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色列大游行:“安全”的代价
作者:俞力莎( 8月6日,民众在以色列特拉维夫的街上游行,抗议昂贵的房价,要求政府改革 )
8月6日,约有30万人涌上以色列中心城市特拉维夫和耶路撒冷的街头,要求政府开展全面的社会改革。在这个总人口约700万人的国家,这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示威抗议活动。8月13日,从北部城市海法、阿夫拉一直到南部的港口城市埃拉特,都涌现出了新的抗议示威人群。
这次抗议源于7月中旬一群年轻人为抗议房租过高而在特拉维夫街头举行的帐篷集会。2008~2010年,以色列房价上涨了约50%;去年6月至今年6月,通货膨胀率上涨了4.2%,超过政府设定的3%警戒线;随后,包括食品、水、电等基本物资价格的上涨令生活成本大幅提升。帐篷集会因在中产阶层中引起共鸣,而演变成一场呼吁“社会公平”的全国性活动。8月6日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宣布组建14人专家小组,誓言在1个月内拿出改革方案。
几个月前,内塔尼亚胡及国防部长还在反复强调阿拉伯世界的剧变增加了以色列提高国防预算的必要性,但民众显然有自己的逻辑。以色列国家安全研究所研究员夏缪尔·伊文(Shmuel Even)告诉本刊记者,2010年以色列国防开支占到了GDP的6.6%,完全足够了。《耶路撒冷邮报》与《简式防务周刊》的评论员雅科夫·卡兹(Yaakov Katz)则告诉本刊记者:“最近的示威游行应该与整个中东地区的剧变联系在一起。以色列是该地区的一部分,这里的民众也已经受到埃及、突尼斯等国革命的感染,也有人担心以色列会爆发如埃及那样的革命。”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学本·古里安研究所首席研究员扎基·沙洛姆(Zaki Shalom)态度则较为乐观,他告诉本刊记者:“示威抗议者的领袖显然是反政府的,但是所有的民调都显示,在真实的竞选中,内塔尼亚胡会获得连任。”
但内塔尼亚胡担忧的正是谁可能成为示威抗议者的领袖。他已向左派发出警告,说将反对“不负责任的民粹做法”。以色列议会中右翼的利库德集团在抗议伊始就曾以“极左阴谋”为名进行抵制。之所以有此种担心,是因为“社会公平”在以色列的语境中是一个极富争议性的概念。卡兹说:“以色列的富人和穷人之间有着巨大的社会经济差距,中产阶级承担了主要的责任,包括服兵役、纳税和养活社会福利部门,而被称为ultra-Orthdox的正统犹太教徒却骑在了他们的背上。”那是一群以研读摩西五经为业的宗教人士,人数高达50万。以色列财政税收中,大量钱财除了被拨给这些正统犹太教徒,还被用于西岸定居点的建设和犹太居民的安置。而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服务领域,近几年来却少有投入。
“如果内塔尼亚胡能够用好手中的牌,他可以变得更受欢迎,如若不然,人们会在下届选举中找人替代他。”伊文说。可能的替代者自然包括左翼领袖。20年前左翼工党赢得大选,其党主席拉宾出任总理后便冻结了约旦河西岸和加沙的定居点扩建计划,把财力主要用于发展南部内盖夫和加利利的市政建设,试图改善以色列南北部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可惜1995年他被犹太激进分子刺杀身亡。此后,利库德集团重新上台执政,左翼主张通过巴以和平共存获得以色列内部发展机会的计划也被持强硬态度的沙龙、内塔尼亚胡等历届政府搁置。
“但现在以色列人已经听腻了有关和平与安全的话题,他们转而寻求社会福利和‘社会公平’,尤其是在议会中没有得到代表的中产阶级形成了一个从社会经济角度出发的视点。现在正是人民提出国内问题的好时机。”伊文说,“以色列的头等大事仍然是和平与国防,那关乎以色列的存亡,这个国家一直面对着来自阿拉伯世界和伊朗的敌意。但现在很多人没有感受到威胁,因为恐怖活动发生的频率很低,和平进程又因巴勒斯坦不承认以色列而已经陷入困境。”沙洛姆也如此分析:“以色列其实比以往更感到安全。自2006年来,以色列与黎巴嫩的边境就十分平静,真主党显然很怕与以色列起冲突。在南边的加沙边界,尽管不时与哈马斯擦出一些小火花,但相对也算平静。伊朗在推进其核计划的问题上遇到了大麻烦,而且也面临着国内的政治和经济问题。其盟友叙利亚则正处在严重的骚乱中。”
伊文说:“整个大中东地区确实都过于依赖地区外大国势力。如果中东地区的政权能将石油收入用于经济和社会福利领域,而非投资在武器装备上,中东会变得更加稳定和幸福。但不幸的是,他们现在正在做的是1991年之前苏联所做的事情。”■(文 / 俞力莎) 游行安全代价以色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