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病躯还乡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孩子过生日,母亲带着老家的柴鸡蛋,坐车来到小城。我们自然谈起老家的一些事情,其中母亲提到几位农民工带病还乡的事,听着尤为沉重。

我们村组一个叫策的小伙子,是个乐观开朗、做着成功梦的“80后”。念了两年技校后,像村里的其他年轻人一样,选择了打工。老家人都有“认老乡”的传统,所以毫不犹豫地到了同族者所在的厂里打工。谁知大家在打工挣钱的同时,对生产中的环境污染并没有相互提醒和保持警惕,反而认为他人做得,自己也做得,何况自己还年轻,还不到考虑健康的时候。再加上企业唯利是图,在对工人的身心防护上能减则减,甚至闭口不谈污染物排放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导致他们身处危险而不觉。渐渐地,策的身体总是出现莫名的疼痛,但由于工作繁忙,医疗条件也不方便,更没有朝坏处多想,所以能忍则忍,忍不了就简单治疗一下,喘口气继续上班。到后来,病情日趋严重,疼痛起来如山崩海啸,经诊断患的是白血病。

我不知道,当他知道这个不幸的消息时,内心是怎样的震撼和害怕,会不会还有懊悔?然而,令人气愤的是,工厂并不愿意为策住院治疗承担任何责任。策辗转来到户口所在地的省城,在这里他尚能享受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他瞒着老家的父亲,看望过策的乡亲无不为他的遭遇垂泪。当然,目前还不能断言策的白血病一定跟工厂有直接关系,然而工厂的污染物排放损害到工人的身体健康则无需争论,至于损害到什么程度,还需要科学论证,但工厂毫不关己、一推了之的做法令打工者齿冷心寒。

策并不是孤例,邻村的另一个年轻人同样在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企业里打工,后来患了尿毒症,带病还乡后每天都要做透析,由于不堪重负,渐渐做得少了,也是生不如死。那些长年外出打工,患上尘肺病的、血铅超标的,甚至得癌症的,还有断胳膊断指的,在老家时有传闻。在为城市发展做出贡献后,他们带着病躯还乡,令人痛惜,也令人深思。

母亲临走时,我一再叮嘱,一定要父亲注意健康。他在另一座小城打工,是个加工废旧轮胎的小工厂。之后我还打电话给父亲,说了废旧轮胎被加工时会对人体会有哪些影响,提醒他换工作。父亲半晌不语,最后说:“中途走人,对不起老板,我还是干完再说。”(文 / 孙君飞) 病躯还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