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编推荐语丨吴琪
作者:吴琪吴琪,《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
《三联生活周刊》第43期
不焦虑的方法论:
“鸡娃”与自驱力
(↑点击即可听周刊)
本期《三联生活周刊》关注了育儿话题,将副标题定为“鸡娃与自驱力”。什么是“鸡娃”?“意思就是给娃打鸡血,它是当下有着非常严重育儿焦虑的父母喜欢用的词。”本期发稿主编吴琪如是说。通过给孩子打鸡血,使孩子具有自驱力,这件事可靠吗?其实,很多时候,父母希望孩子成为的样子,与孩子在过程中养成的内心养分和动力,并没有完全对等的关系。
在本期封面故事中,我们提出,当下富裕的一线城市里的育儿焦虑其实最为严重。70后80后一代家长希望孩子努力拥有靠前排名,更好机会的愿望更加强烈,这同时代背景、原生家庭等影响都不无关系。
“鸡娃”背后实际上是新中产一代的欲望和挫折的表现,那么有没有不焦虑的家长呢?封面主文聚焦在“佛系家长”的故事,了解他们的教育观和价值观。
封面中还讲述了不同年轻人群的故事。这些年轻人既有当下大热的电竞少年,小城走出的清华博士,还有神秘的白金网络作家。他们没有走寻常的成功道路,但在各自特点的基础上,走出了成长性之路。
封面故事之外,社会报道《被夺去生命的拉姆》(戳标题,即可阅读)记录了被前夫用极端手段夺去性命的主播拉姆。这篇报道让我们看到一个女性想在这个社会中获得真正人格上的独立,如果社会系统不支持她的处境将多么艰难;《我在安宁疗护病房见证的死亡》则采访了临终关怀的科室主任,讲述他眼中的最后的生命。
文化报道中,对热播网剧《沉默的真相》编剧和导演的采访(高分网剧《沉默的真相》的背后),以及有关平遥国际电影节的报道也值得关注。
育儿究竟该不该焦虑呢?阅读本期文章,或许你会有自己的答案。同时欢迎大家在评论留言评论,分享你对于育儿焦虑的看法。
本期完整目录
| 封面故事 |
“鸡娃”与自驱力:不焦虑方法论(徐菁菁)
自驱力:不焦虑家长的方法论(杨璐)
“鸡娃”背后:“新中产一代”的欲望与挫折(徐菁菁)
电竞少年的天赋与自我(王梓辉)
居一:有门槛的“折腾”(黄子懿)
北大硕士卖米粉6年后(黄子懿)
洛阳城的“白金”网络写手(驳静)
史里芬,一个“处心机虑”的“网红”(驳静)
| 社会 |
热点:被夺去生命的拉姆(吴淑斌)
口述:我在安宁疗护病房见证的死亡(吴琪)
| 经济 |
市场分析:数字人民币来了,现金会全部消失吗?(谢九)
| 文化 |
电视:高分网剧《沉默的真相》的背后(卡生)
电影:处女作之后,第二部电影是道坎?(宋诗婷)
设计:都市中的垂直森林(钟和晏)
时尚:艾米丽在巴黎的时尚时刻(杨聃)
吃喝玩乐:不用拼死也能吃河豚(王珊)
书评:花园何以是归处(蒲实)
书与人:故事就像汽车的安全气囊(孙若茜)
| 专栏 |
邢海洋:大病保障的集体尝试
袁越:诺奖得主测“新冠”
张斌:收视率,作为一种现实与烦恼
宋晓军:再说美海军要用“500艘舰艇计划”对抗中国?
朱德庸:大家都有病
编辑/天健 剪辑/天健 设计/侯子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