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美空军要吃“红丸”应对中国?

作者:宋晓军

再说美空军要吃“红丸”应对中国?0中国空军战机在领海空域巡航(新华社 供图)

在国庆、中秋假期临近之际,随着国内媒体对台海“军情”频密的报道,连我身边一些平时不太关注军事的朋友注意力都被吸引了。他们不断向我询问美国若介入“台海之战”空战后果会如何?我原本准备向他们推荐我刚在今年第40期《三联生活周刊》上撰写的《美空军要吃“红丸”应对中国?》专栏文章,但随后我感觉文章内容可能离他们想要的答案有点远,于是我就借美国兰德公司之前发的一份有关美国介入“台海之战”的推演分析报告,更直接地向他们解释了美空军高官为什么要提出吃“红丸”的设想。

2015年兰德公司发布了报告《美中军力对比:兵力、地理、力量平衡的变化(1996~2017)》。报告采用了战区级作战模型,分别预测了1996~2017年美军介入“台海之战”的几种兵力投送规模及可能产生的结果。报告关于美派出战机规模介入“台海之战”,争夺制空权首战的大致结论是:1.在为期7天的战役中,1996年夺得制空权仅需0.8个战机联队(每个联队72架战机),2003年需2.1~2.6个战机联队,2010年需3.1~4.6个战机联队,2017年需4.1~7.0个战机联队。2.在为期21天的战役中,1996年仅需0.3个战机联队,2003年需0.8个战机联队,2010年需1.7~2.2个战机联队,2017年需2.8~4.1个战机联队。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预测2017年的需求时,中国可打到关岛的“东风-26”导弹、对机场打击效率更高的高超音速导弹“东风-17”及歼-20隐身战机尚未服役。因此可以判断,随着中国导弹打击周边美军机场和航母能力的大幅提升,在2020年及其后持续21天甚至更长时间的空中消耗战中,美军需求的战机数量无疑会更多。于是在这一背景下,9月15日美空军助理部长罗珀(Will Roper)就推出了他的吃“红丸”研制空军“数字战机”的思路。

简单说,他的思路是通过数字工程管理并引入商业创新公司参与战机的研制,彻底颠覆美传统战机研制中“性能提高成本更高”的规律。按此设想,在未来预期有限国防预算的制约下(美新任空军参谋长布朗8月31日发布的题为《加速变革、否则败北》备忘录中强调了此点),空军可用吃“红丸”的方式,用相对少的资金研制更多的研发周期短、维护成本低、技术迭代快的“数字战机”,同时用节省下来的钱发展他目前正在力推的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和5G等技术为基础的“联合全域指挥与控制”(JADC2)新作战概念。鉴于该作战概念预设的效果是可快速决策调动战区所有武器平台,打击对手的多个目标,理论上也可以提高在大国周边机场和空中的战机战时生存率,进而将美国防部2018年初提出的“大国竞争”国防战略落到“实处”。那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若美军未来真正开始把罗珀的设想在未来“台海之战”中实施,那解放军该如何应对呢?

对此可以先看一下2019年7月的《新时代的中国国防》白皮书中“国际军事竞争日趋激烈”一节里的两句话:1.战争形态加速向信息化演变,智能化战争初见端倪;2.军事安全面临技术突袭和技术代差被拉大的风险,军队现代化水平与国家安全需求相比差距还很大,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还很大。如果认真品味这“两句话”,再看从2020年“九一八”开始,多批次解放军战机出现在台海上空这一现象,难道不是解放军经过了5年“军改”后,在探寻化解“技术突袭和技术代差被拉大的风险”,并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具体实践的开端吗? 中国军情红丸军事空军武器台海战斗机

上一篇: 送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