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股这么涨,值不值?
作者:邢海洋进入9月,特斯拉和苹果的双引擎狂欢终于哑火,两家“高处不胜寒”的顶级流量公司拆了股,但便宜并没有吸引来更多买盘,投资者大逃亡。纳斯达克连跌两天,终于给疫情期间涨了一倍的科技股市场浇了盆冷水。科技股人人趋之若鹜,可是否物有所值?
美国银行全球研究公司在一份报告中表示,在纳斯达克登上12000点的当口,美国科技股的总市值达到了9.1万亿美元,有史以来首次超过欧洲整体股市的市值。包括英国和瑞士在内,欧洲股市现在的整体市值为8.9万亿美元。而在2007年,欧洲股市的规模还是美国科技股的4倍。
为什么独独把欧洲股市拎出来和美国科技股比较,这点颇为耐人寻味。欧洲有著名的汽车制造商,有空中客车,还有一些诸如管理软件SAP之类的高科技,连芯片产业最上游的光刻机也是荷兰生产的。但是在大众应用层面,欧洲各国语言不同、文化各异;在大众消费层面,每一个小众化的科技应用都敌不过美国科技巨无霸的市场碾压。甚至,随着监管条件趋严,小企业无法满足要求,更给巨无霸的蚕食提供了空间。比如,欧洲2018年实行了全球最严格的数据保护条例,此后谷歌搜索引擎的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今年8月已经占到了欧洲市场的93%;Facebook在欧洲的社交媒体中占有率达到82%,紧随其后的Pinterest和推特也来自美国。手机方面,欧洲市场上华为曾经排到第二,仅次于三星,高于苹果。国际政治波诡云谲,美国政府对华为的打压愈来愈烈,先是不允许华为预装谷歌全家桶,今年又禁台积电为华为代工芯片,华为的退出势必再给苹果腾出空间。
欧洲作为一个整体,堪称全球最大的消费品市场,却在数字科技方面落后了,沦为巨头的猎场。而这个数字科技的猎场上,美国一家独大,利润源源不断地从欧洲输向大西洋彼岸,成就了美股旷日持久的繁荣。就在7月,苹果刚赢得了与欧盟长达4年的官司。欧洲法院判定,爱尔兰政府给予苹果的优惠税收安排并不是非法的国家援助,苹果也就不必补缴149亿美元的税款。美国公司在欧洲大赚其钱,由此可见一斑。也难怪自2010年以来,标普500指数上涨了将近两倍,纳斯达克涨了三倍,同期衡量欧洲股市的泛欧斯托克50指数仅上涨13.4%,英国富时100指数上涨不到11%。支撑证券市场的货币更是如此,欧元一蹶不振,美元一路上行,大洋两岸的财富天平愈发倾斜了。
美国科技巨头咄咄逼人,欧洲不断退守,但也不是一点抓手都没有。当特斯拉横扫全球之际,在欧洲却毫无征兆地遇冷,7、8月份在欧洲市场的注册量仅有1050辆。原因除了疫情,恐怕和欧洲的汽车传统有关。特斯拉Model 3给予欧洲市场的起售价为4.39万欧元,其售价已经严重超出了奔驰、宝马和奥迪混动车型的价格。有着如此多的选择,欧洲人更注重实惠,而不像我们,一味追求特斯拉炫丽的光环。根据乘联会的数据,7月Model 3在中国市场的注册量高达11014辆,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是特斯拉一家独大了。
10年前,亚马逊的股价还只是现在的二十分之一,疫情加剧了消费者对电商的依赖,亚马逊的股价又涨了一倍。在美国科技股市值超过欧洲整体股市之际,美国股市正在变得越来越集中于大型科技股。今年年初五大科技股——苹果、微软、谷歌母公司Alphabet、亚马逊和Facebook的市值之和在标普500指数总市值中所占比重为17.5%,现在已远高于20%,万亿美元市值成为标配,苹果甚至超过2万亿美元。
这其中的泡沫不言而喻,稍有风吹草动,投资者怎能不望风而逃。 投资物语科技股华为苹果美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