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双航母”来南海对中国军队的启示

作者:宋晓军

美“双航母”来南海对中国军队的启示06月7日,美军“罗斯福号”航母驶离关岛海军基地(IC photo供图)

自7月4日美国两艘航母高调现身南海后,媒体几乎没有漏掉任何公开信息对此事进行报道。其间既有美海军新闻官员与中国一家知名媒体在推特上相互“叫板”,也有美航母战斗群指挥官告知媒体美航母与中国海军军舰进行了“对视”,但是我身边一些喜欢军事的朋友总还觉得这次美“双航母”现身南海一事,少了一点“军事味儿”。随后当他们就此事问我时,我回答说,美海军的“双航母”应该是为他们自己来的。不过从“大军事”的角度看,对中国军队的下一步改革是有所启示的。

我之所以这么回答,是源于我看了在7月4日前后美媒发表的三篇文章。第一篇文章是6月24日美海军学院新闻网记者埃克斯坦(Megan Eckstein)发表的一篇题为“五角大楼开始领导海军打造未来舰队”的报道。报道的第一段就是:海军已经失去了决定未来舰队的能力,由国防部长任命的五角大楼领导在今年夏天结束前将制定海军舰队的未来计划。随后报道中介绍,今年2月防长埃斯珀因不满意“扣押”了海军本应提交国会的两份报告(“海军未来30年造舰计划”和“海军未来兵力结构计划”),任命其副手副防长奎斯特(David Norquist)指导海军重新编制两份文件。报道最后还特别提到,埃斯珀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他想要的海军发展计划是要在未来遏制中国海军的。鉴于今年4月美《防务新闻》透露了国防部拟在未来削减海军的两艘航母,于是我就推测7月4日“双航母”时隔6年再次现身南海,是来为证明自己“还能行”的。

随后,我又看了涉及美海军未来发展的两篇署名文章。一篇是7月6日里根政府的海军部长、曾提出并实施了美海军“600艘舰艇计划”的莱曼(John Lehman)在《华盛顿时报》网站上发的,另一篇是美海军战争学院研究未来战争的资深教授坦格里迪(Sam Tangredi)在美《防务1号》网站上发的。前者的标题是“海军的未来计划被国防部的官僚机构劫持了”,后者的标题是“五角大楼知道海军是干什么的吗”。简单说,这两篇文章都对目前美国防部介入海军未来发展计划之举表达了不认同的看法。如果联想到莱曼曾顶住国防部要海军削减一艘航母的压力让总统里根率先给予尚未开建的两艘航母的往事,以及坦格里迪在文中说国防部削减海军两艘航母是“昏招”的观点,就不难看出海军时隔6年在“国庆”当天把两艘航母派往南海之举,客观上有证明自己“还能行”的用意。其实7月6日美海军新闻官直接回复中国媒体的推文,以及航母战斗群指挥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曾与中国海军在南海“对视”,也为美海军的用意做了诠释。

最后我想说的是,美海军“双航母”在南海上演的这场与国防部的“宫斗戏”,在“二战”期间和战后的美国并不少见。它是每一个国家在军事制度现代化过程中都必然会出现的问题。即最高军事机关对军种间配合、协作的制度设计与“军种本位主义”之间的博弈。事实上,每个国家在推进国防与军队现代化的改革中,都有试图将这种“博弈”所产生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的制度设计。从这个意义说,美海军“双航母”7月4日在南海的出现,对中国军队下一步兑现“构建一体化联合作战体系”的改革目标,以及落实军委主席在今年“两会”上提出的“使每一分钱(国防预算)都花出最大效益”的要求,都有十分深刻的启示。 航母海军武器装备中国军情中国海军航母舰队国防部军事中国军队南海美国南海军事中国南海五角大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