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众院为中国军队改革提供了什么“参照”?
作者:宋晓军7月1日,美国众议院军事委员会就“2021财年国防授权法案的修正案”进行讨论。图为议员麦克·康纳威(右)出席会议
当地时间7月2日凌晨,美众院军事委员会经过近14个小时的辩论,以56票对0票全票通过了其版本的“2021财年国防授权法案”(FY21NDAA)。
在这次众院军事委员会的FY21NDAA版本中,提出了一项名为“印-太保障倡议”(IPRI)的计划,而这个IPRI计划比之前美参院军事委员会在其FY21NDAA版本中提出的“太平洋威慑倡议”(PDI)计划有所不同。前者在参院军事委员会提供的简介中,直接挑明了两个年度PDI约69亿美元的军事拨款是针对中国的,而后者在众院军事委员会提供的简介中,并未提及“中国”一词,只是表明2021财年为IPRI投入的约35.8亿美元拨款,是为优化美军在“印-太地区”前沿存在、改善基础设施以及加强与盟友合作。总之,与之前共和党控制的参院提出的PDI相比,民主党控制的众院提出的IPRI,在地理覆盖范围上更大一些,内涵也更丰富一些。即一个要在太平洋地区建立“军事威慑机制”,而另一个则要在“印-太地区”建立“安全保障机制”。
说到地理覆盖范围,就不得不提在PDI和IPRI相继通过之间的6月15日,刚好发生了中印两国在边境地区的加勒万的“肢体冲突”。由此我就想到了6月19日英国《金融时报》上发表的一篇署名文章——《把中国与印度的边境冲突当作一个响亮的号令》。这篇文章的署名是奥巴马政府负责政策制定的国防部副部长弗卢努瓦(Michèle Flournoy),这位迄今为止在五角大楼职位最高的前女性官员在文章中称:尽管该地区的地缘政治经常被描述为美国和中国之间的双边竞争,但实际上有一批民主国家的利益正日益趋同……发生在中印边境的“加勒万事件”是一道号令……是一个要求美国领导人召集和动员该地区民主国家的时刻。但实际上,这很可能要等到白宫有新主人的时候了。很显然,作为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军事部分的主要制定者,弗卢努瓦的观点不仅更靠近众院军事委员会提出的IPRI,同时也表达了对目前特朗普政府“印-太地区”政策的不满。同时,弗卢努瓦的观点与奥巴马政府2015年发布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所涉及的印度相关内容有很多相似之处。如2015年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认为,印度的“东向政策”与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存在着战略重合,因此强调要继续加强与印度的战略与经济伙伴关系。
最后我想说的是,若美国11月大选因为“疫情因素”最终导致了民主党人上台执政,美国在“印-太地区”的安全政策很可能会根据弗卢努瓦的观点做出一些调整。如果这种调整是从之前特朗普政府注重塑造与盟友间的军事合作,转变为注重塑造与盟友间的经济、外交军事的“均衡”合作,那么接下来中国军队的改革,无疑将要面对一种更加复杂的“参照”。原因在于,在中国政府2019年7月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国防》白皮书里的“积极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章中明确写道:中国着眼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深化同周边国家的军事伙伴关系。而众所周知,目前中国与周边国家军事伙伴关系的深化,其实更取决于与这些国家在经济、外交关系上的深化。 外交中国军情时政外交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