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军为何会“先越线挑衅”?

作者:宋晓军

印军为何会“先越线挑衅”?0西藏军区某汽车团在开训动员中展示出车流程(吴敏 摄/新华社供图)

最近这些天里,一些爱好军事的朋友不断询问我有关6月15日晚上印军在边境地区先越线挑衅,与中方军人发生“肢体冲突”一事。我想,他们也清楚我不可能掌握更多实时信息,但也许是想听到一些不同视角的解释。于是,我就从近几年印度军队改革的视角上给出了一个解释:这可能与印度的国防预算有关。

简单说,在2015年中国释放出将进行军队改革信息的同时,印度国防部也成立了由11名成员组成的军队改革专家委员会。委员会以其主席、退役陆军中将谢卡特卡尔(D. B. Shekatkar)的名字命名。据印国防部称,“谢卡特卡尔委员会”将以“增强作战能力和重新平衡国防预算”为宗旨,提出一系列对军队改革的建议。2016年12月“委员会”提交了报告,2017年8月印国防部将“委员会”提出的188条改革建议中的99条交由武装部队执行。其间印国防部并未公布建议的具体细节,只是向媒体透露了改革建议的几大重点。

2020年5月中旬印媒体透露,印政府已接受并执行了“委员会”提出的有关加强边界基础设施的三项重要建议,这三项建议都与加快道路建设有关。很显然,这不仅与“改革建议”的几大重点之一的“更好地运用供给和运输部队”有关,而且还可能与6月15日晚上印军“先越线挑衅”有关。原因在于,6月16日一家印度媒体发表了一篇题为《谢卡特卡尔委员会:建议与意义》的文章,文章所列出的13个问答中有一问是:国防部改革的必要性是什么?而在答案中所列的9条“必要性”里,有两条分别提到了“中国威胁印度领土安全”和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由此我进一步推断,印军这次“先越线挑衅”,可能与印军的国防预算有关。

说到国防预算,其实在印媒体所公布的“谢卡特卡尔委员会”改革建议几大重点中,最明确的一个就是:建议国防预算应该占GDP的2.5%~3%。但在很多印度专家眼里,这个建议重点并未兑现。如2020年5月8日,印度知名的军事专栏作者舒克拉(Ajai Shukla)在一篇题为《印度到底在国防上花了多少钱》的文章中认为,今年4月瑞典斯德哥尔摩和平研究所(SIPRI)公布的2019年印度国防预算约为711亿美元不准确,他说2019年印度国防开支约4.5万亿卢比,经修正折算后只约合597亿美元。也就是说,印度2019年国防预算并未达到SIPRI所公布的占GDP的2.4%。不仅如此,舒克拉在文中还引用了澳大利亚学者用购买力平价(PPP)测算的结果称,中国国防预算有误导性,2019年中国的“真实”国防预算应为更高的4550亿美元。说到这儿,就可以大致梳理出印军这次“先越线挑衅”背后很可能有一个潜在的动机。而这个动机,就是印军方试图用挑衅中国为筹码,在国防预算上与政府和议会讨价还价。

最后我想说的是,若上述推论成立,那中国军方该如何应对呢?正确的答案应该是:中国军方会在“有理、有利、有节”回应印军挑衅的基础上,继续深化军队的改革。理由是印军改革中这种“跑偏”的做法,通常在经济学上被称为“公地悲剧”,即国家中某个集团强行将本集团利益最大化,最终会导致国家整体利益的不可持续。而这也正是中国下一步在深化军队改革中所要尽量避免的。6月18日中国各大媒体都报道的一则新闻是:经中央军委批准,全军战略管理集训近日通过电视会议系统举行。可以想见,这次集训一定会有如何协调好军队现代化与国家现代化同步的内容。 印军国防部军事中印

上一篇: 1比0小胜饥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