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脚语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图 谢驭飞)
文/摇摇
一位好友的微信头像是一双奔跑的光脚,左脚底和右脚背正飞溅起泥粒和水珠,她的微信名字就叫“光脚找履”。那时她刚毕业,就像光脚踏上社会,不怕那些穿鞋的,不必为世故所累。光脚找履,既可以找履历,又可以找适脚的履——男友。于她,“左脚在人世间的海洋里戏水荡漾,右脚在自己的陆地上坚守自控”。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以奔跑记录了生命的成长。他在《脚的故事》里描述了一个奔跑的女孩,她有一双不歇息的平足,那没有足弓、绵软的脚板,被囚禁在金属高帮鞋里矫正就范,历经疼痛如刀割的舞蹈训练,奔跑,越跑越远。后来,双脚在海滩上飞翔,踩进水坑里,飞溅起咸咸的、暖暖的麦束状水柱。另一个诺奖得主艾丽丝·门罗则用脚揭示死亡,女主人公去邻居家,先是在杂用间跺跺脚,跺掉靴子上的雪;接着,一上楼就看到了伸在卧室外面的一条腿,完整体面地裹在裤子里,脚上穿着鞋。他脱掉的是另一只脚上的鞋,以便用脚趾扣下扳机,射死自己。
易六看的医侠玄幻小说中,“古医派”传承人用涌泉穴吸住大地,施展“大地囚笼”功法,让对手感受到身体的重力陡增十万倍,无法动弹,休想飞到几万光年外的宇宙去。易六感慨,“涌泉穴/你被踩在脚下/从无怨言/依然要涌泉相报/那是内心的泉眼啊”。他给自己开过中药泡脚方,有黄芪、当归、赤芍等。买回后转念一想,“气为血之帅”,补气的黄芪量要多于补血的当归量,立马拣出当归,每副都余下5克。第二天就去买羊肉,熬了一锅生姜当归羊肉汤。吃完羊肉再泡脚,内外兼修,虎虎生威,他写道:“来年/我要用脚跺出春天/那一跺/直达地心。”
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马勒的跺脚,如茨威格所言,“体内有一股力量,令他永远充满生气”。有一回,有人很想知道他作曲的方式,他气得直跺脚,质问:“你可知道小号是怎么制作出来的?你先找个洞吧,再拿一块锡铁皮绕着孔洞裹一圈;可不是嘛,作曲的过程大概也就是那么回事。”在剧院排练,马勒渐渐舒展开双肩来强化自己的指挥意图。最后,他突然大叫一声,双脚着地“砰”,双拳完全松开。但当他与妻子走在大街上,则引发起咖啡馆的骚动,所有人都挤在窗户往外瞧——他右手拿着帽子,前前后后地甩着;左脚如安抚般轻轻地跺着,脸上带着笑。太极拳师父三宝演绎:“跺,可以表现节节贯穿的气势,刚猛,用尽;不跺,可以表现气象万千的安逸,含蓄,从容。”
莫奈的油画《歇息》里,那双往前伸的脚充满了灼热的情感。莫奈作了诠释:“若想了解一个女人,只需要看她的脚姿。奔放的女人,脚是向外摆的;当一个女人往内摆脚时,你就别期待什么了。”英国心理学家贝蒂研究“脚语”后发现,双脚的动作会出卖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