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恐斗争中的师徒关系
作者:苗千《国土安全》第四季剧照
谍战剧,在戏说与真实之间
观众看剧的心态向来矛盾。若是观看如婆媳关系之类的生活剧,看客往往希望剧情荒诞,脱离人们的日常;反而是到了这种距离普通人生活十万八千里的谍战剧,观众们在看剧时又难免会发问:这样的剧情靠谱吗?
答案是不言自明的。想要通过《国土安全》(Homeland)了解美国在“后9·11时代”的反恐思路,大概无异于通过观看《007》来了解英国军情六处。说到底,《国土安全》是一部标准的美剧,它借助美国“反恐”的框架,讲述一个个吸引人而又惊悚的故事,塑造出人们习惯在影视作品中看到的英雄人物。
实际上,由美国娱乐时间电视网(Showtime Networks)制作的《国土安全》最初是作为当时即将完结的一部同样以反恐为题材的热播剧集《反恐24小时》的替代品出现的。两部剧集的制作人马也多有重合。在神剧《反恐24小时》中,主角杰克·鲍尔(Jack Bauer)在9季中总共杀掉268人,而《国土安全》的主角,由克莱尔·丹尼斯(Claire Danes)扮演的中央情报局(CIA)行动事务官凯莉·马西森(Carrie Mathison),人物则要深刻和复杂得多。
《国土安全》的观众们愿意相信,相比于诸如《007》或《反恐24小时》之类的“神剧”,《国土安全》可能更贴近真实一些。毕竟该剧的编剧和制片人之一亨利·布拉莫尔(Henry Bromell)的父亲就曾经在CIA工作,布拉莫尔从小耳濡目染,难免会把父亲的一些真实经历写进剧中。而布拉莫尔在2013年因心脏病意外去世,确实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全剧的走向。
不可否认的是,《国土安全》确实展现了美国在“后9·11时代”更加积极的全球反恐战略,以及这种战略转型给全世界及其自身带来的影响。可以说,“9·11”事件改变了美国的国家性格。虽然实施了更加严密、积极的战略,但是随着全球化程度的加深,世界逐渐由单极化向多极化转变,美国在各条战线上遭受的打击更加频繁。从这个角度来说,《国土安全》可以说是一部描述美国反恐战略如何失败的作品。
《国土安全》第八季剧照
整个故事从一个被恐怖分子俘虏9年的美军狙击手回国开始。这个被媒体塑造成英雄人物的尼古拉斯·布洛迪(Nicholas Brody)却从一开始就成为了马西森的怀疑对象。她怀疑布洛迪在被俘期间被恐怖分子洗脑,转而叛变,如今回国是带着恐怖组织交付的任务进行卧底。经过长达3季的叙事,人们终于明白马西森的怀疑是正确的,布洛迪确实叛变了。但是几经反转之后,他又开始重新为国效力。在这期间他也和马西森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最终布洛迪在伊朗被当众处决,混在围观群众中的马西森身怀布洛迪的孩子,痛苦倒地。而整个故事并未结束。
马西森异于常人的敏锐直觉也给她带来巨大的痛苦。原来这种所谓的敏锐直觉,先于常人的判断,来自于马西森天生的精神疾病。遗传自她爸爸的躁郁症(Bipolar Disorder)使她承受着巨大的精神痛苦,同时也是她灵感的来源。她大多时候需要服用药物使自己保持清醒,有时候却要主动断药使自己恢复在患病时才拥有的敏锐直觉。
马西森并非标准的美国孤胆英雄,她在事业上有所追求,曾经担任CIA喀布尔情报站站长,多次亲自下令利用无人机对恐怖分子进行空中打击,被称为“无人机女王”(也曾因为信任了错误情报,下令对平民开火,造成当地无辜人民伤亡)。在布洛迪死后的几季故事里,观众们跟随马西森前往不同的国家执行任务:阿富汗、巴基斯坦、德国,乃至俄罗斯,都曾有过马西森的身影。
另一个让观众感兴趣的话题是,马西森这样常年处于险境的特工人员,感情生活最终能否有个着落?人们曾经看好她和CIA身手不凡、侠肝义胆的杀手彼得·奎因(Peter Quinn)的关系,结果奎因不仅为了马西森屡受重创,最终还为了挽救马西森和总统的性命而牺牲了自己。随后,剧中再也没有和马西森看起来登对的男性。虽然在故事的最后,马西森远走俄罗斯,与俄罗斯特工耶夫根尼结成伴侣,但显然并非出于真心实意。她是在利用耶夫根尼的特殊身份,继续为祖国收集情报。
不得不说的是,或许是成功之后编剧们开始有些心不在焉,《国土安全》后来没能摆脱逐渐模式化的走势,情节让人感到越来越不可信。在第七季中,马西森牺牲自己,甘愿身赴险境,于是在莫斯科肆意妄为,如入无人之境,未免太过夸张。到了最后一季,美国和阿富汗两国的总统居然同乘一架缺乏保养的直升机,结果一同摔死在阿富汗的丛林之中。这个事故不仅引发了各国之间的猜忌,甚至差一点儿导致核大战。观众们看到此处,难免高呼情节实在太假。
当看一部剧成为习惯,情节是否可信也就逐渐变得不再重要,毕竟我们对那个危险的世界一无所知。人们同情马西森,跟随马西森,仿佛也承受着她的痛苦和失败。当剧集结束,我们又忍不住会去思考——无论是杰克·鲍尔式的不死战神,还是约翰·勒卡雷故事中那种不动声色的斗争和残忍,抑或马西森这样倾注了自己的一切,近乎偏执地对恐怖主义的主动出击,这些神秘而危险的特工故事为什么总是让我们这些普通人欲罢不能?其根源大概在于,人们愿意相信,在自己简单无聊的日常生活之下,还有种种暗流涌动,自己所做的一切,也都有着更深的意义和影响。我们喜欢看谍战剧,其实是对自己平庸生活的一种小小的抵抗。
师徒之间
《国土安全》的吸引人之处,并不只在于其中的种种阴谋和杀戮。美剧的厚重之处就在于它往往可以在看似烂俗的情节中探索人性的深幽之处。8季《国土安全》,虽然场景不断变换,但其中一个隐含的探索主题却从未改变:师徒关系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剧中马西森的性关系堪称混乱,还经常给自己身边的男性带来厄运。但自始至终,贝伦森与马西森这对师徒之间却一直有着最深厚的信任,可以说,全剧用了将近百集的篇幅,温柔且细腻地从各个角度考察了处于极端状态下的师徒关系。
贝伦森和马西森之间既是一个庞大机构中的上下级,又是传统意义上一对一的言传身教、耳提面命的师徒关系。师徒之间究竟应该形成一种怎样的状态,才能让徒弟学到师父的真本领?《国土安全》给出的答案是师徒之间无条件的信任。尽管这对师徒之间也曾有过裂痕,也曾相互推诿责任,但大多数时候,无论对方处于怎样的状态,是否被同侪或上级打压排挤,这对师徒总是一个别人无法离间的整体。贝伦森经验丰富、老谋深算,再倚重马西森的直觉和敢作敢为的闯劲,共同完成了很多艰难的任务。
尽管对彼此深深地信任,这对师徒的关系也并非一帆风顺。除了两人都不断受到同僚的打压之外,最终马西森以一种近乎决绝的姿态出卖了自己的老师。根据剧情的设计,马西森被逼到一条死路上,在万般无奈之下选择了哪怕要牺牲恩师的性命和自己的名誉也要完成任务。两人之间的关系被推到了极限,几近破裂。实际上这个结尾也可以看作是马西森的毕业考试——她终于从贝伦森身上学到了作为特工人员最重要的素质——在关键时刻毫不犹豫地做出自己必须做的选择。
如果仅以徒弟是否能从师父身上学到真本领而论,那么成功的师徒关系显然并非只有一种,师徒之间的关系可能是多种多样的。在《国土安全》的最后一季中,两个人物与马西森的关系颇为值得玩味。在喀布尔情报站里,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孩詹娜看上去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詹娜显然涉世未深,在自己的岗位上,詹娜总是急于表现自己,却又屡屡出错,以至于屏幕前的观众只要看到她一出场,心里就会暗暗叫苦,觉得又要坏事。这样一个“傻白甜”,自然不是马西森的对手。无论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还是用半真半假的信息引诱,马西森屡屡耍弄詹娜,使她为自己所用。即便如此,在贝伦森的影响下,詹娜最后还是理解了马西森的良苦用心,帮助马西森完成了任务。
可以想见,在马西森与詹娜之间形成了另一种极端的师徒关系。两人之间少有信任,有的只是师父带给徒弟的一遍遍教训,徒弟只能从自己的惨痛教训中自行领会。这样的师徒关系,虽然看上去残酷,却可以算是一种速成的教学方法。在马西森远走俄罗斯之际,詹娜必定会在复杂险恶的环境里迅速成长,逐渐替代马西森的角色。
《国土安全》最后一季中的最大反派、俄罗斯特工耶夫根尼与马西森的互动则诠释了师徒关系的又一个样本。耶夫根尼和马西森各为其主,本是敌对关系,但两人之间又存在着某种相互欣赏。耶夫根尼眼光老到、出手毒辣,给马西森不断带来巨大的危机,也让马西森最终深陷绝境之中。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中,马西森感叹道,耶夫根尼的思考和行事方式实际上与自己的老师贝伦森并无二致——就连互为对手有时也可以形成一种特殊的师徒关系。
我们若是跳出《国土安全》,把视野放得更宽些,还能够发现更加极端的师徒关系。师徒之间除了相互怀疑、欺骗、憎恨之外,甚至可能通过相互毁灭来成全彼此。在电影《爆裂鼓手》(The Whiplash Drummer)中,19岁的少年安德鲁一心想成为顶级爵士乐鼓手,他向水平高超但教学方式极其粗暴、喜怒无常的老师弗莱彻学习。结果这一对偏执的人都陷入到一种极度扭曲的师生关系中,最终两人看似走向了相互毁灭的道路,却又是一种相互成全。
说到底,师徒关系是人类社会中历史最为悠久的关系之一。师徒关系具有明显的上下级权力结构,也具有明显的目的性。人类文明想要延续、传承下去,很大程度上需要在师徒之间形成一种稳定的关系,实现有效的沟通,让师父向徒弟传授某种独特的知识或经验。在种种极端条件下,师徒之间的关系可能会被压榨、扭曲,也可能会超越性关系或血缘关系,成为人与人之间最为紧密的关系。
贝伦森和马西森的师徒关系是最传统的反反复复言传身教的教学模式。千百年来,这种方式被证明最为有效。而随着性格、环境、时代和所传授内容的不同,教学方式变得多种多样。在新冠疫情期间,学生们无法到校,只能通过网课学习。虽然老师依然是老师,讲述的内容也没有什么两样,但这样的教学方式是否和面对面教学有同样的效果,就需要时间检验了。
在阐述中国禅的特点时,胡适曾经反复讲过一个故事,也反映了一种独特的师徒关系:有两个贼,一个老贼,一个小贼。老贼年纪老了,有一天,他的儿子问他:“爸爸,您老了,告诉我找饭吃的法子吧!”老贼不好推却,便答应了。到晚上老贼就把小贼带到一个富人家,挖了一个洞,进到屋里。用百宝囊里的钥匙将一个大柜子的锁开开,打开柜门,叫他儿子进到里边。等他儿子进去之后,他又把柜子锁了,并且大喊:“有贼!有贼!”他便走了。富人家听说有贼,赶紧起来搜查,结果,东西没丢,贼也没看见,仍然睡去。这时锁在柜子里的小贼不晓得他父亲什么用意,只想怎么才能逃出去,于是就学老鼠咬衣服的声音。一会儿,里边太太听到了,就叫丫鬟掌灯来看衣服。刚一打开柜子,这小贼一跃而出,一掌把丫鬟打倒,把灯吹灭,竟逃走了。富人家发觉后派人追,追到河边,这小贼情急智生,把一块大石头抛到河里,自己绕道儿回去了。到了家里,看见他父亲正在喝酒,就埋怨他父亲为什么把他锁在柜子里。他父亲只问他怎样出来的。他把经过说了之后,老贼掀髯微笑道:“你此后不愁没饭吃了!” 西班牙电影反恐国土安全詹娜剧情片爱情电影喜剧片C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