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洋:全球疫情冲击下,中国产业链不会处于劣势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姚洋,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疫情爆发以来,全球经济都按下了暂停键,出现了所谓“全球化退潮”的说法。

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看来,从目前疫情的短期影响来看,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暂时中断,但是在疫情到来之后,全世界的联系在一些方面又加强了。短期内,尽管全世界很多产业链断裂,但是真正搬离中国的企业是少数,多为较低端产业。

“这一轮疫情的冲击史无前例,在我们现代世界史上是第一次,全世界衰退的深度实际上超过了1929年的大萧条。”疫情对整个社会的冲击非常严重,但是并不平衡,尤其针对低收入的人群。那么,“失业率上升“、“通货膨胀”真的会发生吗?

Q:您如何看待“全球化退潮”这一说法?

A:“全球化退潮”的说法恐怕笼统了一些,我更愿意说是“全球化的调整期”, 我们不应把短期的疫情生产或贸易中断推演为长期现象,这不符合未来趋势。为了理解这一点,我觉得有必要把我们上一轮的全球化稍微回顾一下,它的重要时间节点是什么,美国又在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Q:在全球疫情冲击下,中国产业链是否会受到巨大影响?

A:我们要仔细地分析疫情的影响是短期的,还是会形成长期的态势。疫情冲击下,中国产业链并不会处于劣势,因为它有两个别的国家无法比拟的强大因素:一是生产的网络;二是巨大的市场。所以,就长期而言,世界产业链融合背后的机制没有改变,那么,这个机制究竟是什么?

 

编辑 / 天健  剪辑 / 张译丹 设计 / 靖惠

| 封面大使 |

《三联生活周刊》新刊《全球化:进或退》中,探讨了新冠疫情对当下的影响。目前,全球很多产业链正在断裂,各国经济衰退,我们该怎么面对这些状况?我们处在怎么样的历史路口,怎么看待有可能到来的第三次全球化浪潮……在本期中,我们共同讨论全球化下,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姚洋:全球疫情冲击下,中国产业链不会处于劣势0

《三联生活周刊》每期都会邀请一位文化公众人物 / 明星来担任当期封面故事的引荐人(封面大使),以10分钟的音频形式来分享自己与封面专题相关的个人经历或知识、文化记忆。

点击下图,听到更多封面大使的声音 ↓ 

姚洋:全球疫情冲击下,中国产业链不会处于劣势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