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德利的“激进改革遗产”
作者:宋晓军前美国海军代理部长托马斯·莫德利
当地时间4月7日晚上,美“防务1号”网站记者佩尼斯顿(Beadley Peniston)在一篇题为《“罗斯福号”航母之战:时间轴》的报道中透露,4月6日傍晚,美防长埃斯珀告诉刚从关岛返回的海军代理部长托马斯·莫德利,让他为不到一天前在“罗斯福号”航母上发表对被其解职的舰长克罗泽尔“羞辱性”的讲话道歉。大约当晚9点左右,莫德利发了道歉声明。4月7日早晨,“罗斯福号”航母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增加了57%,达230人。随即莫德利就向埃斯珀提交了辞呈。看了这段细节描述,我想到了我之前一篇题为《国防部长与“克罗泽尔事件”》的专栏文章,于是就确定了这期专栏的话题。
我在上文提到的专栏文章中,提到了埃斯珀在“操盘”美军的改革。其实在美军改革这点上,埃斯珀与莫德利在两个月前就有过一段上下级间的“完美接力”。2月9日埃斯珀接受《防务新闻》独家采访时说:海军将不得不从根本上重塑自身,打造更小的舰艇。这些舰艇比海军目前依赖的大型、精致设计的舰艇更容易购买。这种转变可能对工业基础和航母部队都产生重大影响。10天后的2月19日,莫德利就以海军最高领导的名义发出了备忘录,要求海军对力量结构进行“全面审查”,必须在4月15日前拿出通过削减不必要的项目挤出400亿美元以购买新装备的方案。此后莫德利这种追随埃斯珀更激进的表现(之前埃斯珀当过部长的陆军部承诺削减80个项目挤出130亿美元发展新装备),虽然遭到了一些海军人士和国会议员的质疑,但是莫德利并未收手,而是接连又推出了一系列与“大国竞争”战略对接的激进式的海军“改革计划”(如用6个月完成“2030美国航母”的评估等)。
其实我提到这个“完美接力”,并不是要以莫德利在实施海军改革上比埃斯珀更激进,来诠释莫德利在4月7日早晨的主动请辞,而是要说莫德利与防长埃斯珀的某种“高度共识”。比如莫德利3月5日在参院军事委员会就2021财年海军预算听证的开篇发言中,就6次提到了“中国”一词,而“俄罗斯”一词只提到了两次。同时,莫德利在发言中还9次提到了“改革”一词,最后一次是这样说的:我们敦促委员会尽一切可能确保资金的持续稳定,以便我们能够实施必要的改革和本文中讨论的优先支出事项,以应对来自大国的挑战……回过头来再看2月26日埃斯珀在众院军事委员会听证开始的发言中,有11次提到了“中国”一词,而“俄罗斯”一词仅提到5次,而“改革”一词提到了7次。由此可见,在莫德利任职代理海军部长的4个月零12天里,他不仅已下决心全面执行防长埃斯珀把中国作为头号对手进而推进海军改革的意图,而且他心里想的海军改革可能更激进。
最后我想说的是,4月9日新任海军代理部长麦克弗森(James McPherson)发表了备忘录,强调海军不会因疫情而影响战备状态。同一天,美海军还发布了“预防新冠肺炎/保持战备指南”。而此时美海军“尼米兹号”航母已早于该“指南”发布前9天,进行了与外界隔离的备航。那么依照“指南”里的设定,到4月15日如“尼米兹号”航母上没有新疫情出现,该航母就将前往太平洋战区部署。那么在“罗斯福号”航母疫情已经失控的大背景下(4月11日确诊人数已达550人),“尼米兹号”航母的“逆行”部署是否表明莫德利的“激进改革遗产”并没有因为他辞职而在美国海军中消失呢? 航母海军美军军事莫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