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编推荐语丨曾焱
作者:曾焱曾焱,《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
《三联生活周刊》第14期
“汪曾祺 人间烟火”
“我是一九二零年生的。三月五日。按阴历算,那天正好是正月十五,元宵节。这是一个吉祥的日子。”汪曾祺在《自报家门》里写自己的出生。今年是他的百年诞辰。
本期《三联生活周刊》的封面故事正是”汪曾祺 人间烟火”,既是为了纪念这位很多人喜爱的作家的百年诞辰,也是想借他个人独特的文学脉络和性情趣味,谈一谈“五四”以来中国文化里,那些被打断的、更迭的或者消失的乡土记忆。
发稿主编曾焱认为,汪曾祺的独特魅力恰恰在于他的“轻”。汪曾祺说过自己和一切伟大的东西格格不入,就是一个生长在水边的温和平常的人,但这或许正是对于当下读者来说并不过时的原因。
在本期中,我们总共用了6篇文章来讲述汪曾祺的文学和现实世界。主笔宋诗婷前往了高邮,走访了老家的汪家大宅和汪曾祺的亲朋。而在她对最著名的现当代文学研究者孙郁教授的专访中,你或许可以得到为何在去世20多年后,汪曾祺越来越受到读者喜欢的答案。
“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很多人都记得汪曾祺的这句对“咸鸭蛋”的赞美,时髦话来说,汪老在现在或许也能成为一个“美食博主”。记者黑麦的文章《时代的小菜》中就将汪曾祺笔下的食物和人生写得十分入味。
除了封面故事之外,“新冠疫苗研发”究竟还面临哪些困难?因疫情延期的东京奥运会的未来之路该如何继续?著名的匿名艺术家JR背后又有哪些精彩故事?
更多精彩内容,请你关注本期的《三联生活周刊》。
本期完整目录
| 封面故事 |
汪曾祺 人间烟火(宋诗婷)
重新发现汪曾祺(宋诗婷)
孙郁:汪曾祺正在被经典化的路上(宋诗婷)
80年代,主流外的文脉(艾江涛)
时代的小菜(黑麦)
无为的抒情:读《受戒》(蒲实)
戏里人生:从未放弃的新文学梦(艾江涛)
顺水来的随水去(贾行家)
| 社会 |
时事:疫情之下,拜登选情“复活”(刘怡)
热点:东京奥运的中场暂停(黄子懿 张洁琼)
热点:韩国“N号房”事件:性剥削与反抗(王海燕)
调查:新冠疫苗研发:漫长的冒险与希望(李晓洁 王珊)
调查:“绿孔雀”的胜利:艰难的栖息地保卫之战(丘濂)
调查:线上医疗的可能价值(王梓辉 戴敏洁)
| 经济 |
市场分析:美元荒的冲击(谢九)
| 文化 |
艺术:JR,著名的匿名艺术家(张星云)
音乐:橘色、波纹和节拍(黑麦)
时尚:镜头扭转,流苏飞扬(杨聃)
书评:历史的自我进化(维舟)
书与人:婚姻很幸福,依然会出轨?(孙若茜)
| 专栏 |
邢海洋:特别国债用在哪儿
苗千:弗里曼·戴森的遗产
袁越:传染病的亚姆假说
卜键:离京时的小把戏
张斌:独行的白俄罗斯联赛
宋晓军:埃斯珀兑现“抱负”的悬念
朱德庸:大家都有病
编辑/天健 剪辑/天健 设计/侯子晗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 文学三联生活周刊汪曾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