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函馆谈判
作者:卜键1895 年,萨哈林岛(库页岛)山谷(插画作品)
1859年7月下旬,穆拉维约夫在先送美国公使、再送属下小布进京后,驶离渤海湾。根据来时与日方的约定,穆督先至北海道南端的函馆,带上领事加什凯维奇赴江户谈判。所谓黑龙江舰队的9艘舰只跟随前往,由于他乘坐的“亚美利加号”航速较快,4艘轻型巡航舰和其他补给舰跟不上,只好走走停停,惹得老穆一路没少发火。这次俄日两国的议题是中国库页岛的归属。由于清廷的长期漠视、吉林将军衙门的毫无作为,岛上各族同胞基本是一种自生自灭的状态,该岛遂成为两个邻国争夺的一块肥肉。
两个邻国都惦记着这个北方大岛,当时的想法则略有不同:日本人希望得到库页岛的南部,而俄国人则要拥有全岛。这项谈判本不是穆拉维约夫的职责,但他主动请缨,意欲再搞一次“炮舰外交”,以为日本官员与清朝大员一样,以武力恐吓即会屈服。而因他去年在瑷珲的逼签成功,沙皇颇有几分信任,沙俄外交部不便阻拦,很快寄来了全权证书,于是这位总督大人摇身一变,成了领衔赴日谈判的特使。
大约在当年的8月中旬,老穆带着他的舰队抵达日本首都江户。这里用“大约”,乃因《穆拉维约夫-阿穆尔斯基伯爵》中没有这次谈判的准确时间,且不要说会谈细节,就连大概的过程也没有,与对瑷珲签约的记述之详形成鲜明对比。幸而在该书附录中,能看到穆督的几封相关信件,也附有他与日本全权代表第一次会晤时的发言,通过这些能了解到一些情况。在江户的谈判桌上,穆拉维约夫仍是一副蛮横口气,甚至比对待奕山更过分。他显然提前做过一些功课,预料到日方必以在南库页的实际存在为词,一上来就直接否定,说:
日本渔民长期以来在萨哈林岛,亦即桦太岛南端的阿尼瓦湾捕鱼。这两个古老的名称表明,这个岛同萨哈连乌拉(我们称之为阿穆尔)同出一源,萨哈林岛近170年来,即早在日本渔民开始在那里捕鱼之前,曾归中国所有。但在更早以前,萨哈连乌拉是属于俄国的,因而萨哈林岛当然也属于俄国。俄中两国为保持友好关系,秉公而断,双方共同议定,萨哈连乌拉(阿穆尔)仍然划归俄国所有。
乍一看像是追根溯源,从库页岛的名称说起:俄人所称萨哈林,自然与萨哈连乌拉(黑龙江)相关;而日人的桦太岛,寓意也是中国人的岛。道理讲到此处没有错,接下来便进入强盗逻辑,那就是库页岛本属中国,可邻近的下江与乌东地域现在归了俄国,附属岛屿自然就是俺的啦。至于说黑龙江在更早以前属于沙俄,纯属瞎编;而接着又编造中俄议定库页岛“划归俄国所有”,根据现有史料,瑷珲谈判没有涉及该岛。
对于1854年俄军曾在阿尼瓦湾设立哨所的往事,穆拉维约夫自然要大讲特讲,可那个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哨所很快就撤销了,又怎么解释呢?老穆倒也想好了,绝口不提是由于躲避英法联合舰队的打击,只说人员太少,又纷纷得病,只好暂时撤离。说这事时,他也没忘炫耀武力:
于是6年之前,俄国为此在萨哈林南端的阿尼瓦湾设立了哨所,但由于人员过少,纷纷病倒,普提雅廷将军为避免全部死亡,下令暂时撤掉阿尼瓦湾哨所,留下的房屋托付给那里的日本人看管。目前,由我统率的东西伯利亚陆海军日益强大,并已经推进至阿穆尔河口,我已经能够派出一支庞大队伍驻扎阿尼瓦湾,建造良好房舍,以避免1854年所产生的那种由于勤务繁重而病倒的危险。遵奉我皇帝陛下的谕旨,处理一切边界事宜均应首先同友好的邻邦——日本及中国相互协商,为此我被授予全权来此同贤明的日本大臣进行谈判,以求解决有关萨哈林的争议,并将所得结果形诸于文字。
穆督自知沙俄海军与英法的差异,自知俄海军在北太平洋的存在无法与英法舰队抗衡,也刚刚在大沽口外得悉英法舰队的惨败,却不影响他对日方吹嘘自夸,同时也拿着英国人说事:
尽快彻底解决这件事符合我们两国利益,因为别国可能利用目前主权未定的情况,在萨哈林岛上占据地盘。如果我们两国明文议定,全岛均归俄国领有,由我派兵驻守,这类事情就不可能发生了。日本政府自当看到,俄国在此处拥有何等强大的海军。这些兵力不过是5年前才开始在此建立,将来还要逐年增加。鉴于上述原因,为双方安全计,全萨哈林岛必须由我国防守。
不知道日方的代表是谁,不管是谁,应都不难听出这番话中那赤裸裸的战争威胁。此时日本的国门已被列强打开,先后与美俄英法等签订条约,国内危机意识陡然增强,德川幕府的内部矛盾也开始激化,发生了“安政大狱”,尊王攘夷与倒幕的呼声渐渐高涨。鉴于这种情势,日方对穆拉维约夫的咄咄逼人不可能硬碰硬,但也没有顺从。
日方的理由很明确,一是库页岛与北海道一衣带水,二是早已在南库页进行开发并建立机构。他们拿出1855年2月与俄国公使普提雅廷签订的《日俄和亲通好条约》,其中第二条涉及库页岛的归属,写道:“至于桦太岛,日本国和俄罗斯国之间不分界,维持以往之惯例。”这份条约无异于“王炸”,使穆督不免难堪,也找不出什么理由来反驳。事后在向外交大臣戈尔恰科夫通报时,穆督明知这位皇帝身边的红人与普提雅廷关系更好,还是忍不住告了一状,含蓄指责普公使搞砸了。信中说库页岛与北海道之间的拉彼鲁兹海峡战略地位重要,“是我国船只从鞑靼海峡进入东洋的最近的唯一门户”,并说“在签订条约之前,于1854年8月19日我就写信向普提雅廷伯爵陈述了上述意见”,还附上了原信的抄件。
谈判过程中,日方代表曾向穆拉维约夫提议分割库页岛,以北纬50度为界,北面的地域属于俄国,南部属于日本。这个切割点,距1808年日本地质学家松田传十郎私立日本国界标的拉喀向南甚远,在日方看来算是很谦让了。穆督断然否决,并声称不会同日本在岛上任何地方划界。出身军伍的他明显不是一个谈判高手,所发布的开场白难以让对方接受,一下子就陷入僵局。实际去年在瑷珲他就是如此,靠着外交官彼罗夫斯基的折冲樽俎,当然更主要的是邻近的海兰泡驻有大批俄军,奕山及部下被其武力慑服。在江户,穆督大约感到所带黑龙江舰队不足以动武,也没能得到沙皇对使用武力的许可,耐着性子谈了一个多月(推测主要是驻日领事加什凯维奇出面),双方也没能谈拢,只好悻悻然离日返回。(待续) 黑龙江库页岛阿尼边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