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碎片时间
作者:harps(图 谢驭飞)
休假时多了很多闲暇,我在手机上安装了一个读书App。只要每月花很少的钱,就可以读各种各样的电子书。这个App给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追得上文化潮流。因为买真正的书——即使是电子书,也要多花精力调研一下是否值得读。我又是个小气的人,既在乎钱又在乎时间:买了不读完觉得很亏,读完认为不值得投入时间就更亏了。所以很多别人都在谈论的流行书,我都并没有买也并没有看;平时总是翻来覆去看一些读过几十遍的东西。有了这个App,我不仅一下有了大量旧书可以随时重温,还可以无忧无虑地在大堆的新出版的文字中闲逛了。觉得书写得不好,理论胡说八道,随时可以扔下换别的。“坐地日行八万里”,人窝在沙发上就可以随随便便翻过三四本书,看题目略有兴趣就点开,十分钟以后便可以决定是否继续看下去。
安装了这个App以后的唯一缺点就是,我的手机使用时间直线上升。每周手机会给我一个没有感情的提示:“你上周平均的屏幕时间为几小时,比上上周上升了百分之几。”因为舆论总是说,现代人一天到晚只是对着手机屏幕,被映得面孔泛绿,所以每次看见来自手机的无情提示我都感到心虚。我真的把本来应该用来思考、散步、欣赏花花草草的时间都花在了看手机上吗?回顾一下每天的日程,似乎并没有这样。那么直线上升的手机阅读时间都是从哪里来的呢?
万千本书都在手机里,所以我无论看什么书都只要掏出手机就可以了,免除了挑选实体书的费神抉择和找个合适的时间地点坐下来读的仪式感。在早饭桌上,我一边给面包涂奶油一边用小指划过手机翻页,等公交车时,不管等车的亭子外是刮风下雨还是艳阳高照,我都拿出手机来看几页,车开到眼前才往口袋里一揣,也发生过因为过于心不在焉,上错了公交车的情况。提着杂物在超市排队,也可以掏出手机来看一会儿,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就连做晚饭的时候烧鸡烧鱼盖上锅盖焖一会儿,如果手边没有需要清洗的东西,也可以看书十分钟。总之,在手机上阅读,用的大多是碎片时间,如果没有手机阅读的话,这些零零碎碎的时间就会在无所事事的发愣中静静流走,也不觉得可惜。“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那是生于富贵的钱思公,买菜煮饭都不用自己做,想读哪本书说不定还有识趣的书童及时递上。平凡人生在现代,无需富贵也可以把枕上厕上马上的时间都利用起来。 生活圆桌碎片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