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编推荐语|吴琪
作者:吴琪吴琪,《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2020年第7期发稿主编
《三联生活周刊》第7期
“武汉现场——抗击新冠肺炎”
1月22日下午,《三联生活周刊》的微信公众号推出了武汉肺炎的开篇报道:《武汉新型肺炎:为何直到今天才引起更大注意?》(←点击跳转),迅速获得巨大反响,千万读者阅读文章,不少人留言开始意识到武汉不明肺炎的严重程度。
从1月22日推出第一篇报道至今,《三联生活周刊》已经连续推出了50余篇记者的采访报道。这里面既有《三联生活周刊》在武汉一线采访记者的现场记录,同时也有来自后方记者对各方面信息的清晰梳理和采访。
摄影记者蔡小川在自己的文章《“封城”十天丨摄影镜头下的武汉》中说道,“来之前,我不清楚自己作为一个图片摄影能起到什么作用,我来拍这些东西是想说明什么,但我想如果不能在这个时刻近距离记录他们,可能也是一种冷漠吧。”
蔡小川摄
有关这次疫情,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反思。这次,我们推出整本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的报道,选择同历史对话的方式,珍藏这些时代的记录。希望这些记录同时能为你带来某些思考。
本期完整目录
封面故事 |
1月21日~2月1日:新冠肺炎,武汉现场(吴琪)
新冠肺炎,武汉医院的节点(王珊)
定点医院“堰塞湖”(张从志)
个人与社区,疫情爆发后的百步亭(王海燕)
周洋家寻医记(驳静)
口罩送达医疗一线的路径,供应链与机制(黄子懿)
武汉急诊一线医生口述:唯愿冬天早点过去(驳静)
我守护在武汉金银潭的重症病房(黄子懿)
武汉一线护士长:“我儿子才7岁,妈妈给他做个榜样”(王珊 岳颖)
当重大疫情来临时,我们只能再建一个“小汤山”吗?(陈晓)
疫情突发状态下,如何界定应急管理的模糊地带?(宋诗婷)
社会歧视和疾病的关系(严飞)
疫情会对股市带来怎样的冲击和机会?(谢九)
那些损失掉了的金钱和时间,能够补回来吗?(邢海洋)
法国巴斯德研究院:正在研制一种新冠病毒疫苗(张星云)
武汉新型肺炎VS非典:“二师兄比大师兄更狡猾”(曹玲)
“非典”病毒去哪里了?(袁越)
灾难面前,人的意志永远也不该停歇(薛巍)
唯有行动,使我们相信(“三联在行动”小组)
编辑/天健 剪辑/天健 设计/侯子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