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美的发现之旅

作者:张宇凌

人体美的发现之旅0叙利馆底层344号展厅的《考夫曼头像》(Kaufmann),希腊化时期作品,创作于公元前150年

1793年卢浮宫开馆的时候,只有两个部门:绘画和古代艺术品,后者演变为古代希腊、伊特鲁尼亚和古代罗马部。这个部门跟其他部门的区分在于它有两个性质不同的组成部分:一个是17、18世纪的装饰用雕塑,另一个则是来自古代希腊、罗马的地中海地区的出土文物。直到今天,这个部门仍是仅次于工艺品(320件藏品)和绘画(314件藏品)的第三大部门(306件藏品)。

除了古代希腊陶瓷和部分出土文物类型的藏品外,这个部门的主要门类就是雕塑。雕塑,特别是圆雕的起源和发展在这个部门有清晰可寻的脉络,集中体现了西方文明起源之初对“人体美”的探寻和理解。

博物馆的路线

最好的观看古代雕塑部分的路线,是从卢浮宫德农馆的入口进入,先去地下一层,可以看到希腊文明产生之前的爱琴海文明证物。其中有一件是在170房间的《女性小雕像的头部》(约公元前2700~前2300年,大理石,高27厘米)。这是来自古代希腊大陆和克里特岛之间的基克拉底斯群岛上的特殊雕塑。雕塑常常体现的是女性的全身。面部呈拉长的上小下大的椭圆形,没有眼睛,鼻子是拉长的梯形。这个造型以异常简化、几何化和抽象的本质,受到现代艺术家青睐,毕加索、布朗库西和莫迪里阿尼都明显从中受到过影响。而另一件则是同一房间的第26号作品《奥克赛夫人》(约公元前640~前630年,石灰石,高75厘米),这件作品出土于克里特岛文明。这个文明讲究母神崇拜,他们典型的女神雕塑双手抓蛇,头顶一只猫。而女神的造型常常是细腰长裙,上身双乳裸露,跟奥克赛夫人雕塑如出一辙。而她U形的面孔、齐整分层的头发和严格的正面形象,正是克里特岛上一位传说中的雕塑家代达罗斯(Daedalus)的风格。她不仅是爱琴海文明受到东方风格影响的证明,也是后世希腊文明开始出现的墓葬人体雕塑中的女性“考丽”(Kore)的雏形。

人体美的发现之旅1出土于克里特岛文明的雕塑《奥克赛夫人》

到达卢浮宫一层后,我们会经历一条逆行的雕塑之旅:从罗马回到希腊。在这层的420房间,你可以看到罗马人的祖先伊特鲁尼亚人的陶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夫妇陶棺”(约公元前520~前510年,彩色陶土,高111厘米,长194厘米,宽69厘米)。这件作品出土于塞尔维特利(Cerveteri),这个地区在古代以陶土制品而闻名。陶棺上是一对侧卧的夫妇。女性全身盛装打扮,头戴圆帽,脚着皮鞋。男性上身裸露,卧在女性侧身后扶持着女性。这个姿势是近东和希腊流行的宴饮姿势,只是伊特鲁尼亚文明是当时世界上女性地位最高的文明,也是唯一女性可以进入宴饮的地区,而且身居比男主人更重要的位置。这个雕塑就是最重要的证明。女人左臂支撑在一个皮制的酒袋上,其右手以及男性的左手很可能持有酒器。在人死后的葬礼上举行宴饮,给死者和生者同事敬酒是伊特鲁尼亚文明的另一个特征,而且“夫妇对饮”的姿态证明了夫妻是这个社会一种重要的基础关系。这个雕像也曾被印成海报在巴黎地铁张贴,配的文字是:“夫妇之乐并不在戏剧性的狂喜,而在每日的清欢。”

然后进入410房间,你可以看到罗马将军阿格瑞帕(Agrippa,约公元前64年~前12世纪)的雕像(约公元前25~前24年,大理石,高46厘米)。这尊大理石雕像是阿格瑞帕将军雕像中工艺最高的一尊。罗马人对人类最美的年龄的看法,跟古希腊人不同。古希腊认为最美的年华是在长出胡须之前的青春期,而古罗马人认为智慧、道德和责任感才会增加人的魅力,他们追寻的是“Virtus”(代表男性气质,卓越和勇敢)。所以中年甚至老年也成为罗马雕像流行的表现对象。这尊雕像上,阿格瑞帕的中年样貌从他的面部肌肉和严肃表情体现出来。从头发的样式可以看出这尊塑像是另一尊青铜雕像的复制品,而其母本很可能就是罗马城万神庙里的阿格瑞帕全身青铜雕像,这尊青铜像于公元前25年在罗马完工,有许多个以此为版本的复制品。阿格瑞帕是罗马大帝奥古斯都的女婿、重要的政治军事领袖,他的塑像正如罗马其他的重要历史人物雕像一样,得到了无数次的复制,证明了古罗马人已经深谙意识形态宣传中形象制品的重要性,以及“重复”的力量。

人体美的发现之旅2叙利馆,帕特农展厅里的古希腊雕像

从德农馆一直走进叙利(Sully)馆,开始真正进入了古代希腊雕塑的高峰时期。这里必须指出的是,我们今天研究古代希腊雕塑的一个主要依据,就是古代罗马的复制品。今天在博物馆看到的大量古希腊雕塑都是罗马复制品,这也解释了同一名称雕塑下多个版本的现象。古代罗马人的复制在忠诚原作的基础上常有针对当时情境的发挥改造,而且将大多数青铜雕塑改为了大理石原料。

348室的《沉睡的赫马弗洛狄特》(古希腊原作约公元前2世纪创作,17世纪加大理石床垫,大理石,长169厘米,高89厘米)就是一件这样的复制品。这件雕塑体现了希腊晚期希腊化(Hellenistic Style)的风格,也是所有晚期风格的走向:戏剧化。雕塑的背面看上去是一位身材妖娆、臀部圆润的裸体女性,而走到另一面,则赫然发现勃起的男性器官和丰满的胸部并存。这种半是情色半是幽默感的希腊化典型风格,描述的是赫尔墨斯和阿芙洛狄忒的孩子——赫马弗洛狄特,一个两性人。也表现了柏拉图理念中两性爱的合一,以及最理想的人的存在,拥有两种性别的身体和精神。

与赫马弗洛狄特的戏剧化比较起来,346房间里的《米洛斯的维纳斯》(也称《断臂的维纳斯》,约公元前1世纪,大理石,高202厘米)就要端庄多了。虽然也出于希腊化时期,但她似乎因为失去了双臂而显出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这尊雕塑由两块大理石对接雕刻而成,对接处就在女神的衣裙坠落和裸体衔接的地方。而其身体的比例,也就是以肚脐为分界线,是著名的黄金比例(1∶1.618),这也是从视觉上给人带来美感的一个保证。雕塑家亚历山德罗(Alexandros,约公元前2世纪~前1世纪)受到了雕塑家普列克西特里斯(Praxiteles,约公元前4世纪)的影响,其雕塑不再严守古希腊古典雕塑理想化和超脱人世的风格,更加强调青春的躯体、不可捉摸的心理性,以及裸体的视觉感。

再往上一层,在进入古希腊的陶器世界之前,在一段以胜利女神命名的台阶之上有一个半圆形平台,上面屹立着《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约公元前190年,大理石,高328厘米)。这尊雕像是非常罕见的被在原址发现的古希腊作品。发现她的地方是一座隐秘的小神庙,雕像坐落在一个石刻的大理石船头,面临着一个象征着大海的水池。虽然是在北爱琴海的萨莫色雷斯岛发现,但已经被证明是罗德岛的人为了纪念他们海战的一次胜利而建造。雕塑以一整块大理石雕成。最惊人的是女神尽力展开的一对翅膀,几乎达到了大理石延展度和张力的极致。雕塑的对立平衡不再来自于身体本身,两只腿都不承重,而是来自于张开的翅膀和整个身体。女神的衣褶细密贴身,不仅显示了她美好的躯体线条,更重要的是表示了风的方向,强烈增加了整个雕塑的动感。女神仿佛刚刚还在高速俯冲,这一刻才降落到船首,还没收起她的翅膀。强大的势能带起空气形成风,将衣服整个向后吹起。这个细节使这一刻的雕塑和时间之前发生的事情连接起来,也暗指向下一个动作。这是用大理石凝固了一个充满动态、暗含故事的瞬间,也和雕塑周围的空间发生了关系。

人体美的发现之旅3《夫妇陶棺》,罗马人的祖先伊特鲁尼亚人的陶土雕塑,他们的姿势是一种宴饮姿势

两个强人的心意

卢浮宫的古代雕塑部分基本是由两个强人的心愿达成。

第一个是著名的德国艺术史专家约翰·约阿希姆·温克尔曼(Johann Joachim Winckelmann,1717~1768)。温克尔曼的艺术史理论决定了卢浮宫的布展策略。他认为艺术史就像人的生命一样有一个出生婴儿、成长盛年和衰老死亡的过程。所以他的艺术史分期也是按这个方式来进行的。而温克尔曼眼中的人类艺术的最高等级,就是古代希腊罗马时期,之后的艺术对他而言只是一个渐渐衰败的过程。也是由于这个主张,所以他常把后期中的杰出作品有意年代提前归到早期去。而如伊特鲁尼亚文明这样的非希腊罗马传统的重要文明,则被认为是野蛮的,放置在一条走廊通道上,而且直到19世纪才被更多地研究和承认。虽然温克尔曼是白人男性希腊蓝血传统的开山鼻祖,他的理论一直是当代艺术理论家的批判标的,但在其理论影响下建立起来的卢浮宫博物馆制式,却从1793年开放以来,成为世界各大古老博物馆的范本,例如纽约大都会、雅典国家考古博物馆、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等,无不是按照它来搭建的。温克尔曼理论重要的实物依据,正是古代雕塑。

另一个强人则是拿破仑·波拿巴特(Napoleon Bonaparte 1769~1821)。1806年,拿破仑从罗马王子卡米罗·博尔盖塞(Camillo Borghese,1775~1832)手上买了695件古代雕塑收藏。博尔盖塞家族是意大利最强大的收藏家族,西皮奥内·博尔盖塞(Scipione Borghese,1577~1633)从17世纪开始,就专门建立了宫殿以存放他们的收藏。当时的王子卡米耶是拿破仑的小舅子,身处财政危机,虽然不愿出卖收藏,但是经不起拿破仑许给他1300万法郎(还是远低于市场价)的价格。据说在1815年拿破仑失势前,已经付给他830万法郎。拿破仑将此事交给了当时的馆长多米尼克-维旺·德农(Dominique-vivant. Denon,1747~1825,德农馆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和恩尼欧·基利诺·维斯康蒂(Ennio Quirino Visconti,1751~1818)——拿破仑博物馆(卢浮宫博物馆前身)的监管人,为每件藏品估价的也是他。

拿破仑买下的博尔盖塞的收藏,包括了《沉睡的赫马弗洛狄忒斯》《角斗士》《安提诺乌斯》,以及大量古希腊陶器。

从抽象的基克拉底斯人像,到古拙的奥克赛夫人;从男女双身的赫马弗洛狄特,到比例完美的断臂维纳斯,再到给nike鞋logo带来灵感的胜利女神的双翅;从时髦优雅的伊特鲁尼亚夫妇到焦虑现实的阿格瑞帕将军……这些古代雕塑的对象都是“人体”,也体现了雕塑者在用自己肉身的双眼发现人体的初期,对它的吸引力的不同理解。而背后的建造者,从古代希腊的崇拜者和同性恋学者温克尔曼,到帝国的建造者和掠夺者拿破仑……也在这趟旅途中渗入了他们自己对美、权力和身体的体验。

[张宇凌,毕业于北京大学和巴黎一大索邦大学艺术史专业,著有《竹不如肉——西方艺术史上的权力和身体》(中信出版社 ,2019年版)] 希腊化时期博物馆卢浮宫人体美发现之旅雕塑拿破仑·波拿巴艺术罗马市古希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