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体缩小

字体增大
好消息·坏消息(1067)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绿色消费效应
如今,以环保为卖点的商品越来越多,“可回收”“零浪费”“绿色采购”“低碳认证”的标签满天飞。然而,根据两名加拿大市场营销学家发表于《消费者研究杂志》上的论文,商家如此做并非真的多关心地球,而不过是为了刺激消费而已。研究者在5组关于消费意愿和购物行为的实验中发现,试用过以可回收材料制成的“绿色”耳机的人,与使用普通耳机的人相比,更容易将自己定位为音乐爱好者,也更可能成为剁手党。此外,在“绿色消费效应”的影响下,人们在买买买的时候会产生更高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虽然未必真的是“绿色商品”的消费者。
良师有价
《IZA劳动世界》上的一份最新研究报告指出,老师靠谱不靠谱,对班级学生未来的收入水平可能有显著影响。据估算,哪怕仅用水平中等的老师替换掉表现最差的那5%的美国师资力量,整班学生未来的年平均收入便可提高约9000美元。
税亦有道
没人喜欢交税,但《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上的一项研究对47万人进行了4项在线调查后发现,当纳税人被明确告知自己交的税金如何被用于帮助有需要的人时,他们对交税的厌恶心理会相对减轻,而偷税瞒税的行为也会减少。
睡眠与证言
虽然通常认为睡眠可以强化记忆,但这可能并不适用于证人证言。《英国皇家学会开放科学》上一项针对4000余人的分组调查显示,当证人足够有信心指认时,睡不睡都无所谓,而当他们无法确定时,睡一觉也无益于提高证词的准确度。
极限生存的代价
一个德国研究小组跟踪调查了在南极科考站执行了14个月任务的5名男性和4名女性后发现,长期生活在与外界隔绝和气候极端恶劣的环境中,会令人脑的结构产生改变,而空间思维和注意力也会受损,直到任务结束一个半月后也未能恢复到此前正常水平。 好消息绿色消费睡眠效应坏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