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费·理财(1066)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栏目插图 | 范薇)
奢侈品行业最大收购
LVMH宣布与蒂芙尼达成协议,以166亿美元总价收购后者,这是奢侈品行业最大一笔收购,此前的最高纪录是LVMH在2017年以71亿美元收购Dior。LVMH近年来整体表现不错,但旗下以宝格丽为主的六大珠宝品牌的业绩表现却差强人意,较竞争对手的卡地亚、梵克雅宝逊色不少,而往日风光无限的Tiffany正处在低谷。
最惨新股
11月26日千亿级“巨无霸”浙商银行登陆A股,却令136万中签的投资者“大跌眼镜”:开盘价仅高出发行价1分钱,随后快速跳水、破发,当天涨幅仅0.61%,成为2012年以来“最惨”的新股,A股新股“中签必赚”的时代也宣告结束。浙商银行给随后发行的邮储银行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不得不以“绿鞋”机制保价。
信贷收紧后,中国建筑、华夏幸福、雅居乐和首创置业等规模房企相继发行永续债。名义上是“债”,却可计入权益,在持续输血的同时优化财务报表,永续债曾经是恒大等民营房企扩张融资的利器。可实际操作中,永续债大多带有赎回条款,并设置“利率跳升机制”,被称为利润黑洞。如今,融资与销售双重承压下,房企再次拾起这裹糖的砒霜。
时隔1800多天之后,阿里巴巴回到港交所。11月26日上市首日,阿里总市值达到4万亿港元,超越腾讯,登顶“港股一哥”。阿里这次香港集资额113亿美元,是2019年至今全球最大规模的新股发行。阿里的成功发行将吸引更多的中概股回归,改善港股相对传统的行业结构,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全国经营奶茶的企业超过14万家,而在2000年还不到1000家,仅2019年前10个月全国新增注册奶茶企业有2万余家。地域上,奶茶店开得最多的是广东、广西和湖南,近年来茶饮行业融资金额则超过10亿元。不过,经营状况却是“一九”格局,真正能盈利的店铺不到10%,而剩下的90%艰难求生。
信贷聚合
网贷整治,“信贷聚合模式”又起。这种模式由蚂蚁金服、平安普惠、微众银行等金融科技机构牵头或撮合,引入大数据风控、担保增信、银行等资金方。参与方各取所需,银行获得个人贷款息差、金融科技机构继续掌握流量入口,而原本以互联网小贷牌照放贷的金融科技机构,手续费的收入远超贷款息差。这一风险正在外溢。
谁最敢负债?
央行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9)》揭示,2018年我国住户部门贷款余额为47.9万亿元,居民部门杠杆率为60.4%。尽管我国整体居民债务杠杆率还在可控范围内,但债务集中度高,分布不均衡。其中5个地区的居民杠杆率超过70%,分别是浙江(83.7%)、上海(83.3%)、北京(72.4%)、广东(70.6%)、甘肃(70.1%)。 消费银行金融理财投资杠杆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