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来信(1055)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日本临期食品怎样打折
近日,某生鲜超市将当天卖不完的食物“大规模丢弃”引发热议。晚上9点半之后,工作人员将热乎的鲜肉月饼和各种饭菜、海鲜、甜品、饮料、点心从货架上撤下,丢到小推车里拉走扔掉,顾客提出拿走或者购买都被拒绝,实在很浪费。
我在日本生活期间,也经历了类似的事情,他们的处理方式或许值得借鉴。
我女儿在日本留学时,在超市打过一段时间的工,其中有一项工作是给临期食品贴上打折的标签。她说,日本人很重视食物的新鲜程度,当天的食品到晚上下班前卖不掉,会被当作垃圾处理,绝对不可以放到第二天去卖。到了下午,食品陆续开始打折。一般寿司是提前半小时打折,如果规定晚上7点到期,6点半就开始在包装上贴上打五折的标签,通常半小时内可以全部卖完。其他食品如沙拉、凉菜、牛肉饼、盒饭、玉米等,到销售期限前两三个小时就开始打折,7点打九折,7点半打八折,8点打七折,8点半这些食品都要全部贴上五折的标签。
在过去,日本人很少买这些临期食品,因为太注重“新鲜”二字,买折扣食品的大都是外国人。但随着日本经济变得不景气,买折扣食品的日本人越来越多,甚至很多人专门守着打折时间来买东西。没卖完的过期食品,都会扔掉处理。
我通常晚上8点左右去超市采购,买得最多的是西瓜。日本的西瓜很贵,一个稍大的西瓜,折合成人民币要100元。好在超市会把西瓜切开来卖,一般都是切成四等份,一份25元,五折之后十几元,总算负担得起。
日本人还有个特点,就是习惯买本国产的东西,这点和中国人完全相反。女儿打工的时候,经常会碰到日本人问她:这个东西是不是国产的?因为虽然产品上有产地标识,但有时字小,且贴的位置不醒目,尤其是老人怕麻烦,就直接问店员。除了本国产的,其他都不要。不仅生鲜食品是这样,营养品、药品、化妆品等亦如此。
在日本,农民的收入比较可观,一亩三分地,就能维持一家的生活开支。不过也是辛苦,每天清晨起来去菜地抓虫子,绝对不用农药和催肥剂,种子都是科学研究培育出来的。在日本不会买到生的西瓜,也不会买到打了催熟针或者染了色素的西瓜。但是,一个西瓜近百元人民币,不是人人都能吃得起的。
(读者 李庚道)
前同事
老严终于走了,那几天公司里洋溢着愉快的气氛。一个人在一家公司工作多年,能做到一个朋友都没有,也算达到了一种特殊境界。“老严这样的人,怎么会当上主管?”同事们曾经私下这么议论。最后的结论是他资历老,和他一批进公司的,如今起码也是分公司经理了,不安排他当个主管,显得太不人性化,然而老严又着实不像个领导。
老严情商特别低。公司每个部门都有业绩考评,他的部门能人不少,按说这是好事。然而看到手下有谁一段时间里格外突出,老严往往不大高兴。一方面想方设法给人家制造困难,比如卡着不批促销品;另一方面私下传播负能量,宣扬同行公司待遇如何如何好,我们拿这么点钱,太拼命很是不值……
“这年头谁是傻子?都看得出来,他这是怕‘彼可取而代之’。这种心理,其他部门主管也有。可起码要掩饰一下,表现得含蓄一些。谁像他做得这么直白,恶心!”小李有一回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老严情商低的另一个表现是做事不留余地,这也是他最终走人的原因。老严掌握了一个“线报”,维修部老马去一个客户家做售后服务,私下给人家做了一个自费维修项目,收了200元。钱当然没有上缴,老马当作了自己的外快。偏偏活儿也没做好,客户便打电话投诉。维修部主管让老马将钱退了,打算就此“结案”。老严知道了,却立刻上报经理。老严在财务上一直比较清白,他知道维修工违规搞外快很普遍,据说个别人的外快已经超过了他这个主管的月薪。
“这回再也不能不了了之了,老马必须开除,要不然我走人!”老严给经理下了最后通牒。可是大公司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必须遵章办事。老马最后得到的处分是扣除3个月绩效工资,3个月考察期结束后,综合考评不达标再解除合同。
老马很快交了一份看上去很深刻的检查,接下来几天表现格外积极,可想而知肯定会安然度过考察期,老严以后便又多了一个仇敌。一冲动,老严竟然辞职了。
一晃过了几个月,经理首先想念起老严,他走后,没人愿意得罪人了,底下那些人不知道偷偷赚了多少外快。以往老严在管理会上挨批最多,他一走,其他主管分担了他的挨骂份额,也开始怀念起他。至于部门员工,越来越觉得老严情商低,也算是一种优点,换个有城府的主管,更难对付。
“老严这人其实还行,至于缺点,人无完人嘛……”现在谈及老严,不少人这么说。也许这也算距离产生美,前同事老严比同事老严,形象好得多。(读者 阿紫)
“拆迁”黄了
一提起房子,老康就唉声叹气,后悔当初头脑发热,做了错的选择。
修城铁要经过老康家所在居民楼附近,房屋征收部门贴出公告,要对附近居民楼进行征收。老康家在距离城铁线路较远一侧,受影响程度不如另一边大,搬迁积极性不高。老康的爱人主张搬,这栋楼年代已久,水管设备老化,总出问题,冬季房屋还透风,供暖温度上不去。搬到征收部门指定的新建小区也行,虽然得到来年才能完工搬迁,大不了租一年房子住,扣除征收部门补贴,花不了几个钱。也可以选取财物补偿方式,42平方米的房屋,能得到51万元,足够在其他地方买个房子住。早搬,还有2万元的提前搬迁奖金。老康同意了,开始着手租房子,只差在房屋征收单上签字了。
就在这时候,邻居老马来老康家商量:“不远处另一个家属楼征收,每平方米征收价比咱们楼高3000多元,我们不能搬,争取也达到这个标准。”老康听后很是心动,十二三万,差的不是小数,等等再搬也行,因此没在征收单上签名同意搬迁。
一些靠城铁线路近的居民、住房紧张的居民纷纷搬出,原来300多户居民,剩有80多户在等待观望。征收部门多次和这些居民协商搬迁事宜,他们就是不答应。随着城铁线路工期迫近,征收部门做出最大程度的让步,又有几户居民搬出,其余的人仍然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建设单位实在没有办法,把居民楼靠城铁一侧切断拆除,另一侧独成一体设立噪声挡板,不再征收。
这下老康他们傻眼了,大家集钱请律师打官司,起诉房屋征收部门违约,结果法院依法判决居民败诉。老康的爱人埋怨说:“好好的50万不要,现在可好,人家不拆迁了,想搬都搬不成。”老康知道自己理亏,不吱声了。一晃城铁通车已经3年多,其间老康几次因房子的问题,大病住院。亲朋好友都劝他想开点,房子是小事,身体是大事,老康眼泪汪汪:“后悔也来不及,再有搬迁的机会,我二话不说,立马就搬。”
(读者 吴志军) 读者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