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抗焦虑不完全指南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图 谢驭飞)
文/欧阳宇诺
有时阳光正好,边喝咖啡边浏览时事,看到涉及犯罪的社会新闻,不禁会手心冒汗,思绪飘向多年前的一个夜晚。那个下着鹅毛大雪的深夜,还在上大学的我突然异常渴望回到自己的公寓。悄悄从学生宿舍溜到大街上,出租车仿佛蒸发于这个世界。我不知从何而来的勇气,竟然决定展开一场耗时一小时的步行。临近公寓还有五分钟路程时,一辆未开灯的白色面包车出现在了我的侧后方,我以为它会快速驶离,没想到,它竟然保持了与我的步速一样的行驶速度,更可怕的是,车门竟然是虚掩着的。意识到危险的我迅速与它拉开距离,然后狂奔起来。安全返回公寓后,这件事情让我反思及后怕了许久。现今,只要回忆起那个夜晚,焦虑感就会如龙卷风一般袭击我。我会感觉呼吸不畅,自责与懊恼盘旋于头脑中。
从古至今,焦虑感与人类如影随形,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困境之一。弗洛伊德认为:“焦虑不仅是神经化学物质激增的结果,也是一种内部的危险信号。”如果任由焦虑汹涌起伏地控制心灵,人类会感觉痛苦不堪。作为一种被部分哲学家们定义为“未经驯化的心灵孕育的副产品”,我们要做的,就是利用焦虑感带来的积极作用,学习与其和平共处,但如何才能实现呢?
首先,我们要正视焦虑感,在心底对其采取蔑视的态度,并坚信,人生的底色还是铺满灿烂的阳光。当焦虑在我们的身体里试图崭露头角时,我们不妨效仿哲学家索伦·克尔凯郭尔的做法,热烈欢迎焦虑光临,如同苏格拉底举起毒酒杯那样。克尔凯郭尔会将自己和焦虑关在屋子里,说出:“我准备好了。”之后,“焦虑侵入他的灵魂,翻箱倒柜,焦躁地将他心中的一切事无巨细地全部倒出来……而若这个饱受焦虑之苦的人有信仰作为引导,焦虑将摧毁它自己”。
但如果焦虑自行摧毁的时间过长,我们不妨主动出击,分析其产生原因,之后对症解决。如若因拖延导致焦虑感在脑中盘桓,不妨行动起来,马上处理整件事情或完成其中凭自身力量可以完成的部分;如若是对尚未发生事件的担忧而导致焦虑,不妨告诫自己,与其被忧心忡忡扰乱平静,不如去做些有益的事情令生活更美好;如若因曾经过往中的恐惧或懊悔而延伸出焦虑感,比如那个大雪纷飞之夜的面包车之于我,不妨感谢它给人生带来的深刻成长及警醒信条,然后,想象套牢你身体的枷锁自行融解,飘散于空气中。
最后,当倚靠自身力量无法与焦虑抗衡时,不妨积极地向医生、药物寻求帮助。饱受焦虑、抑郁等情绪困扰的作家达芙妮·默尔金一直在接受专业医生的治疗,服用药物已有数十年的历史。曾经对她进行过治疗的艾伯特医生将她的情感状态比作溃疡,让她尝试服药,他说:“你没法对溃疡说话,没法和溃疡讲道理。首先你得治疗溃疡,然后再去聊聊你的感受。”达芙妮认为,那些五颜六色的药片是有用的,能让她的情绪朝着正确的方向行进。 生活圆桌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