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陪读路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中年陪读路0(图 陈曦)

文/语末

2019年2月,我成为一个陪读妈妈,彼时,孩子正要进入初三下半学期。

决定回家当陪读妈妈,主要原因是我的“分身术”不够,工作和家庭难以兼顾。

孩子所在的学校是一所私立学校,需要家长高度参与,几乎每周都要去学校两三趟,有时甚至五趟。这样的频率,先生应付不了,他工作比较忙,且公司在外地。而我人虽在国企,但各种审计检查也多,每次请假领导都不高兴。所以,经常是那边学校老师催得紧,这边领导不允假。

这还不算,单位在开发区,每天早上我必须5点准时起床做饭,5点半叫起孩子吃饭。吃完饭,收拾完,6点准时出门,风雨无阻。送完孩子,我掉头就去上班。忙一天工作,下班先急急忙忙地回家做饭,做完饭,就去接孩子。晚上还要陪孩子一起做作业,她写,我给她打印老师随时发到群里的试卷,并一科科订正答案。这样,我们娘俩基本都要忙到夜里12点左右,尤其到了初三,12点前基本没睡过。

白天忙工作,晚上忙孩子,睡眠和休息被透支得越来越少。睡不好,情绪也会越来越差,加之孩子成绩的涨涨落落,每天我都活在焦虑里。在这种状况下,家人都劝我辞职,说家才是大本营。

我思来想去,最后同意了。当然,这里面还有一点私心,那就是想回家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些年,因为忙于工作和家庭,我喜爱的写作事业都趋于停滞状态了,这也让我很是痛苦。一边是家庭,一边是梦想,我终于在2019年初放弃了到退休都不会再有变化的工作,回家做了陪读妈妈。

我选择2月份辞职,主要是想陪孩子过个寒假。这么多年了,每次孩子放假我都是把她一个人扔在家里,从早晨到晚上,以至于别的孩子都盼望放假,她却害怕放假。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我真的该好好陪陪孩子了。

为了弥补失去的陪伴,我每天都陪着孩子,给她做好吃的,带着她一起锻炼。孩子特别高兴,学得也特别开心。

寒假过去后,她开学了。而我也终于能像别的妈妈那样每天中午去给她送饭了,吃着妈妈做的饭,午睡在妈妈身边,她给我的答复是“你看看我,我心里就舒服”。我也有时间写作了,每天忙完家务和孩子,就赶紧看书和写作,也终于可以写我构思很久的长篇小说了。最让孩子开心的是,即将到来的这个暑假,我再也不用费尽心思请假陪她去旅行了,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地行走,想玩几天就玩几天。

就这样,我终于体会到放弃工作的好处了,绝对是利大于弊。

然而,当孩子轰轰烈烈的初升高尘埃落定,得知高中开学要先住校一段时间后,我的内心忽然又升起一股强烈的焦虑感。孩子不在家了,我干什么,我在家庭里还有作用吗?

没有作用了,之前上班时的各类保险和收入也都没有了,我还要从家里拿钱。无用而索取,我不真就成了“没用的中年妇女”了吗?我才40多岁,正当年啊。

如果换个定位说自己辞职不是为了家庭,是为了实现写作梦想,可是,带着这样重担的梦想之路,走起来会多么沉重。而写作这件事,越是急于写好,越是写不好。

这些焦虑像绳索一样将我越捆越紧。但是,我不敢跟任何人倾诉,我怕给大家增添心理负担,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从内心里掏出这一堆焦虑,一丝一丝地去梳理,渴望解开所有的结。

我会时常想想曾经的工作,如果让我回去,我会回去吗?答案一直都是否定,因为也真的是做腻了那日复一日没有什么前途的工作,即使不为孩子,自己也曾经无数次想要辞职。但辞职之后的路远没有想象中简单,心中的焦虑,还需一点一点驱散。 文学陪读个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