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出有名的名校游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图 谢驭飞)
文/大胖九子
每年暑假,各系承办中学生夏令营。计算机系的活动安排是逛逛计算机系大楼,早上听讲座,下午用树莓派编程。我半打工半帮忙,去干了半天活儿,发现实际上只有两个多小时的编程时间,小朋友们虽然课前举手信誓旦旦地说编过程,真在机房里开始做题后大多愁眉苦脸。不过,吃瘪的同时不妨碍他们拍照发朋友圈。
我不由得想起自己本科时那场坑爹的名校游。那年夏天,我妈在学校国际处网站上发现,竟有和波士顿名校的合作MBA暑假项目,遂痛下决心花大价钱送我参加。PPT里讲得花好月圆,21天的旅程中两周哈佛金融课程,一周美国游,途经尼亚加拉瀑布、华盛顿,到纽约。
游学团的同学们志气高昂,一路说说笑笑地到了住宿的地方,然后傻了眼。原本PPT里说的名校宿舍,变成了其他学校的招待所。7月波士顿的太阳又大又晒,升得早落得晚,偏偏招待所房间的窗没窗帘,房间一排朝着篮球场、一排朝着路,楼层低的房间里女孩子都没法在屋里换衣服。后续的旅程宛如云霄飞车,一路下滑,充分让人体会什么是语言的艺术。哈佛金融课程?租了法学院的地下室找了两个高中老师上金融课。夜晚现场观看棒球赛?全体学生走路去看空球场,不用门票。商学院观摩活动?走路前往商学院在门口晃一圈拍照留念。大学生火气旺盛,成群给学校国际处打电话发邮件,说中介骗人。然而暑假国际处老师放假,一团20多个学生顿时成了异国他乡无人帮助的野孩子。火气下去后,大家知道花了爸妈不少钱,于是一致选择了不给爸妈报忧。
课程要求规定不许旷课,表现优异者可以获得5000元人民币奖学金。一团混乱中大家的朋友圈却都是岁月静好,他乡美食,美景感悟。费了浑身解数挖掘日子里的闪光点,毕竟在波士顿,毕竟在哈佛,随便拍拍发定位,就能在朋友圈收获一箩筐的赞。虚荣心满足了,夏令营的目的似乎就达成了一大半。中介的朋友圈里则发了刚开始时学生乖乖听课的照片。看着倒是各取所需。
最后因为在学校里闹得动静太大,国际处以奖学金的名义给每个人都退了5000元息事宁人。仔细想来名校游夏令营短短几周,要英语、学术水平突飞猛进也不实际。学生到国外看看风景吃吃小菜,大致参观一下名校,心里也知足了,只要中介给的期望值不要太离谱。对家长而言,要判断机构是否可靠并非易事。毕竟那些已经“受骗”的学生家长们只会在朋友圈里晒光鲜亮丽的部分。21天一通折腾,身心俱疲回到家,看着老妈总有点心虚,感觉自己没背回和价钱等重的见识,还好她不介意。 大学生活圆桌游学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