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来信(1049)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在德国买空调
去年我受公司委派在德国汉诺威工作了一段时间。刚来汉诺威时正逢德国的夏天,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汉诺威作为德国工业制造业高度发达的城市,也是欧洲比较富裕的城市之一,空调却远没有我们国内城市普及,汉诺威绝大多数家庭并不配备空调,而有空调的家庭使用率也很低。后来我问了问长期旅居德国的同胞,他笑着说在欧洲这种情况很普遍,欧洲这些年经济陷入低迷,欧洲人的日子过得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惬意。
汉诺威的天气已经热得让人怀疑人生了,于是我急匆匆地带着银行卡来到家电商城,想买台空调安装在我们公司的员工宿舍里。结果看到空调的价格,我更加怀疑人生。最便宜的一款空调不够好看,制冷不够强劲,价格折合成人民币却要6000多元,而大多数普通挂机空调折合成人民币基本都是1万到2万元之间,这个价格对普通德国人来说也不算便宜。跟我一起来看空调的朋友摇摇头,说德国劳动力价格高,很难压低商品成本,况且德国人的思维是宁可卖不出去,也绝对不会低价让利给消费者。
在家电商城徘徊了很久,我依然抵御不了清凉的诱惑,咬咬牙准备出手买那台6000多元的空调。可工作人员接下来的话让我彻底心凉了,她告诉我空调的安装费折合人民币要1万元,而且还要预约安装,估计我能用上空调是一个多月以后的事了。空调贵我还勉强接受,可这安装费实在让人咋舌。工作人员这么给我解释,空调这么大的电器要运到我的住所,安装工人要高空作业,冒着酷暑给墙体打孔、穿管、装支架……这么大的工程量,耗费的人力成本当然值这个价,况且现在正是使用空调的旺季,安装工人都很忙,所以无法预估什么时候能装好我的空调。我无奈地对空调销售员说,在我们国内,购买了空调基本上三天内就可以安装到位,而且运送、安装都是免费的,为什么在德国却是这么一番景象?她也耸耸肩说:“中国确实是一个让人向往的国度,可您在德国买空调,我实在是帮不了您。”
我只好和朋友一起失望地走出了电器商城,此时的汉诺威就像一个大烤箱,热风从早到晚吹个不停,树木在热浪的侵袭下掉了很多叶子,草坪干枯得快要冒火。想着大多数德国人至今还是依靠电扇度过炎炎夏日,我愈发怀念起在国内的夏天,那些吃着冰镇西瓜、看着电视、躺在空调房里纳凉的美好时光。
(读者 卢素玉)
加班
老李所在的单位半年前换了个“一把手”,领导家在外地没搬过来,便住在单位后院的交流干部公寓,走路三分钟到单位。领导三顿饭吃职工食堂,天天泡在单位,其他人也不敢下班就走,跟着被动加班。
单位就月初月末忙一阵儿,其他时间都是按部就班地工作,事情不多,加班不过是坐在位子上看电脑,玩手机,不许随便走动,挺腻歪人。老李他们不想加班,就琢磨出招数应对领导。
首先,收买领导身边的人,比如领导秘书。大伙儿隔三差五请秘书吃吃饭喝喝酒,麻烦他在领导出办公室检查加班情况前,用手机发个消息,提醒大家注意,即使误报领导行程也无所谓。
其次,慢慢吃饭。晚上加班,单位职工食堂准备加班饭,领导的那份会送到办公室,大家就在食堂边唠嗑边吃饭,磨磨蹭蹭,一吃就是个把小时,反正食堂里有好几台电视,选新闻或体育节目消磨时间,晚点吃,慢慢吃,这是大家晚上最放松的时光。领导还担心大家加班时间长,颈椎痛,允许饭后散步,或者去健身房活动。有些人很好地利用这一不成文的规定,去健身房健身,大多数人则是在单位附近的广场上散散步,时间差不多了就往回走。
最后,回到工位,把工作电脑打开,工作文件或报表显示在屏幕上,再掏出手机玩游戏、浏览网店、和人聊天……一旦接到秘书微信,马上转入工作状态。
领导半年时间抽查过七八次晚上加班的情况,没有发现任何问题,很满意。大家虽然心里抵触加班,开始还有牢骚,可加班费发下来不算少,也就不说啥了,单位每天晚上都是办公室灯火辉煌。有上级领导几次路过,见此情景,在系统视频工作会议讲话时,特意号召全系统都像老李单位学习。
(读者 吴志军)
洗脑会
前阵子我接到一个电话:“你好,我是国美电器的工作人员,明天我们搞活动,你要是来的话将赠送一套紫砂系列奖品。能来吗?”想了想自己没空,便让我爱人过去了。
第二天我爱人准时到达。一进门先登记填表,随后被工作人员领进一个会议室。进去一看,里面已坐满了老年人。活动开始后,一位女主持人简单寒暄了几句,随后一位干练的男子走上了会台。
“我是山东某集团生产纯净水的总监,今天给大家介绍一款我公司最新研制生产的净水器。我先给大家讲个真实的故事:在我们山东有一个大型化工厂,紧邻的一个村子是个癌症村,每两天抬出一个死人。村里便找有关部门实地勘察了一下,发现饮用水被严重污染。大伙儿集体告这个化工厂,告了几年官司都没打赢。后来这事儿被中央环保巡查组发现,经核实后判处这家化工厂给村子经济赔偿,一个人120万元的标准。尽管很多家庭都领到了赔偿,但没有一家是高兴的,命是拿钱能买来的吗?所以饮用水是不是很重要?”
“是!”台下的人们异口同声。“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公司高薪聘请专业技术人员研发制造出这款水净化器,质量好不好我给大伙儿做个实验。”
只见他把一台类似电视机样式的净化器摆上桌,叫女主持人取来一杯生活用水、一瓶纯净水,把净化器里的四根过滤管分别两两插进这两种水里。插上电源后,不一会儿生活用水变得浑浊不堪,纯净水微微发黄。这位总监接着用测试仪测了一下:“这杯生活用水的杂质是105,纯净水的杂质是12。大伙儿看到了吧,咱们平时喝的自来水是不是不安全?”“是!”台下的人们再次异口同声。“如果大家伙还不相信这款净水机的功能,我再给大伙儿做个实验。”说完他让女主持人取来一大杯自来水,里面倒进白酒和酱油,搅拌后插入净水器上的两根管子。通上电源后,浑浊的水变得清澈透明。“这款净水器是不是很厉害?”“是。”“大家需不需要?”“需要。”“那么好,这么好的产品出厂价是6000元,大家的掌声响一次就降300元,看看大家伙的掌声能响几次?”他的话音刚落,台下的掌声一层高过一层,最终定价为4800元。
见老人们纷纷登台登记,妻子趁机走出会场。来到门口时工作人员问她买了机器没有,妻子谎称已登记回家拿钱,工作人员随手拿了一个紫砂水杯递给她。回到家妻子不无责怪地对我说:“再有这种活动,咱坚决不去啊!耽误了两个小时不说,整个一个洗脑会。”
(读者 刘希亮) 厨卫电器读者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