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迷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咖啡迷0(图 谢驭飞)

文/欧阳宇诺

我的咖啡初体验来自于小学快毕业时,偷喝了妈妈放在桌上的咖啡。第一口,味道令人颇感不适,苦苦的,又有一点点微妙的酸。对于当时嗜甜的我来说,委实不是什么好味道。但是,奇妙就奇妙在,这棕色饮品里的苦,又有一份神秘的香,让人欲罢不能地一口接一口,越喝越好喝,越喝越上瘾。当我从这份迷醉感中回过神来时,杯子已经空了。不过当晚的失眠及之后的多次尝试令我制订出了适合自己的饮用时间:上午随便喝,下午2点之后,坚决不再碰咖啡。

现今每天早晨醒来,令我从床上爬起的重要动力之一就是:马上就能喝咖啡了。在咖啡的世界中沉迷多年,也曾有过为了追求丰富口感不辞辛劳、反复尝试的辛勤时刻,厨房岛台上那些各式咖啡器具便是最好的证明:法压壶、摩卡壶、手冲壶、虹吸壶、磨豆机……不过最终,对口感的挑剔败给了对效率的追求。在时间紧迫的工作日清晨,我一般只用胶囊咖啡机,傻瓜一般的极简操作方式令我能迅速享受到一杯香浓的咖啡,搭配吐司机里烤出的微焦方切片,10分钟后,我就能元气满满地出门奔赴办公室了。

周末的清晨,我会早早起床,边喝咖啡边写小说。咖啡作为一种精神兴奋剂,能够刺激写作灵感,这一点已经得到了众多作家的验证。奥诺雷·德·巴尔扎克、伏尔泰、乔纳森·斯威夫特都是酷爱咖啡的人,其中巴尔扎克最甚。为了确保强劲有力的写作效果,他自己摸索出了一套咖啡做法:更少的水以及更精细的研磨。巴尔扎克每天大概要喝50杯浓度颇高的咖啡,当感觉咖啡因的效力有所减弱时,他就加大摄入量。有时截稿期限迫在眉睫,需要长时间地彻夜工作,他甚至直接生嚼咖啡豆。这种做法带来了无法忽视的副作用,他变得喜怒无常、情绪非常不稳定。

巴尔扎克除了在书房里大量饮用咖啡,还喜欢在历史悠久的普洛可甫咖啡馆里过嘴瘾。伏尔泰也喜欢这里,在戏剧《伊蕾娜》排练结束后,作为导演的他会来到这家咖啡馆,坐在他最喜欢的桌子边,一杯接一杯地喝咖啡。

好的咖啡馆不仅能令咖啡迷们喝到高品质的咖啡,那迷人浪漫的氛围还适宜产生一见钟情的爱情。最近播出的某部剧集里,女主角刚刚从乡下来到东京,在咖啡馆里鼓足勇气喝下一口美式咖啡后,苦涩感令她皱起了眉头。此时,伪装成店员的社长正在观察客人,看到这一幕,体贴地为女主角端来了一杯香草卡布奇诺,化解了她的不适。当他们再次在咖啡馆相遇时,英俊的社长直接向女主角表白,于是,她成了他的女朋友,他们在一起了。不过这部由漫画改编的剧集目前只播出了三集,最新剧情预告里,似乎有旁人向女主角揭露,这位社长有着不可告人的过去,对待感情也不够专一。这不由得让人深思,藉由咖啡馆里的咖啡因带来的一见钟情,虽然让人心醉神迷,但还是要小心为妙。 咖啡生活圆桌咖啡器具

下一篇: 家的边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