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富比换老板,拍卖行将进入数字时代?

作者:张星云

苏富比换老板,拍卖行将进入数字时代?0法国电信巨头帕特里克·德拉伊(视觉中国供图)

低调的电信大亨

在这次惊人收购之前,大部分人都没听说过帕特里克·德拉伊。

这位一手建立横跨欧美的电信与媒体集团Altice的法国商人,目前身价86亿美元,排名全法第六,在商业圈内是个传奇,在艺术圈里却没多少人听说过。

“他是个非常低调的藏家,从没有公开过自己的收藏。”提埃里·艾尔曼(Thierry Ehrmann)对我这样说。艾尔曼是法国艺术市场数据库Artprice的创始人。这家公司的数据团队在过去25年里通过全球各大拍卖行和艺术媒体收集拍卖信息,将超过3000万条拍卖结果和70多万名艺术家的1.26亿幅作品录入网络数据库,为他们的客户提供各类艺术市场信息。

“德拉伊也是我们的客户。他对艺术非常了解,是位很严格按照艺术史学逻辑来进行收藏的藏家,没出过什么错。他买过非常吸引眼球的夏加尔(Marc Chagall),也买过光学艺术之父瓦萨雷里(Victor Vasarely)的作品。”艾尔曼说德拉伊最喜欢印象派和现代派绘画,但其收藏至今秘不示人,艾尔曼认为是因为收藏还不完整。“拥有一家国际大拍卖行,掌握更多艺术市场信息,是帮助他逐步完善收藏的最理想方式。弗朗索瓦·皮诺(Fran?ois Pinault)就是这类藏家的典型代表。”艾尔曼个人分析德拉伊收购背后的动因。

作为法国第二大富豪,开云集团创始人弗朗索瓦·皮诺1998年收购佳士得拍卖行(Christie's),并以此建立了自己庞大的当代艺术收藏,常年占据当代艺术藏家榜首。“皮诺也是我的客户和老朋友,他与德拉伊性格截然相反,他喜欢出席各种活动,喜欢出风头。”艾尔曼说。经过几年的准备,皮诺私人当代艺术收藏博物馆即将在巴黎开门。

艾尔曼认为待时机成熟之后,德拉伊也许会像法国首富、LVMH集团总裁贝尔纳·阿尔诺(Bernard Arnault)那样建一座艺术基金会而不是私人博物馆,以一种相对低调的方式展示自己的收藏。

不仅收藏低调,德拉伊本身也是个低调的人。在一篇2017年发表于《新观察家》(Nouvel Obs)杂志的人物特写中,他曾说:“我15岁的时候就明白了一个道理,如果你想成功,那就使劲工作,使劲玩,多听,少说话。”

这位现年55岁的商人出生在摩洛哥卡萨布兰卡一个犹太家庭,父母都是数学老师。11岁他随父母移居法国南部城市蒙彼利埃,后来考上了全法最著名的工程师学院——巴黎综合理工学院(Ecole Polytechnique),毕业之后即投身了电信行业。他以美国电信大亨约翰·马龙(John Malone)为偶像,并模仿后者通过大举借债进行并购来帮助公司迅速成长。

在之后的20年里,他创办的公司Altice逐步建立起电信传媒帝国。2014年他以170亿欧元收购了法国当时第二大移动通信商SFR,随后又买入法国最大有线网络公司Numericable75%的股份,几乎垄断行业。紧接着他又将帝国拓展至美国,以244亿美元收购美国有线网络公司Suddenlink和Cablevision,一举成为美国第四大有线网络公司。

在扩张的同时,德拉伊还积极收购日渐衰落的传统媒体。法国《解放报》《快报》和另外12家杂志,以及财经电视台BFMTV和广播电台RMC先后被他收购。此外他还以高价买下欧洲冠军联赛、欧罗巴联赛以及英格兰超级联赛足球比赛转播权,并与环球电影公司合作,参与电影制作。2015年,曾在法国历史上引领过数次社会运动的《解放报》编辑部搬离他们的历史建筑,集体迁往巴黎15区的新办公楼群,一位该报记者在搬迁那晚曾发推说:“我们就这样成了德拉伊手机里的内容。”但德拉伊坚信,在互联网时代,只有不断整合新闻、比赛转播和电影等内容,电信公司才能更好地留住付费订阅用户。

即便在那时,德拉伊的名声也仅限于商业圈子。2017年5月,法国总统大选第二轮投票前的电视辩论上,极右翼党魁玛丽娜·勒庞(Marine Le Pen)说德拉伊是在马克龙(Emmanuel Macron)任经济部长时收购的SFR,是马克龙对资本的纵容,使得德拉伊逐步获得行业垄断。就这样,德拉伊才以“马克龙密友”的形象第一次被大众所知。

苏富比换老板,拍卖行将进入数字时代?1帕特里克·德拉伊在2014年以170亿欧元收购了法国当时第二大移动通讯商SFR(视觉中国供图)

买下苏富比

收购苏富比,投资艺术,使德拉伊不仅一举获得与拥有佳士得的弗朗索瓦·皮诺以及拥有路易威登艺术基金会的贝尔纳·阿尔诺齐名的社会名声,也让人们突然发现,世界两大拍卖行佳士得和苏富比就此全都落入法国富豪之手。

艾尔曼也觉得这个现象很有意思。“法国去年只占全球艺术品拍卖总成交额的4%,美国占38%,中国29%,英国18%,但法国商人们显然更看好艺术市场的价值潜力。近年欧洲经济不好,欧元区几乎一直处于零利率甚至负利率的储蓄环境。但自2000年起,艺术市场经历了一段明显的良性增长,年投资回报率近7%,交易量增长了450%。艺术品市场本身也从‘二战’后的约50万藏家发展到如今近9000万艺术品消费者。此外2000年~2014年建立的博物馆数量比19、20世纪间建立博物馆的总和都多,这些博物馆也推动着艺术市场的增长。”

德拉伊收购的消息一出,苏富比股价便大涨57%,比此前一周收盘时高出了61%。

苏富比(创立于1744年)和佳士得(创立于1766年)目前是全球艺术拍卖行业的主导者,而每年在纽约、伦敦、巴黎、中国香港等地举行的高端艺术拍卖,成为全球顶级富豪较量实力和品位的秀场,明里暗里发生的交易则更为复杂。这也是此次收购如此令人瞩目的重要原因。两家都曾于上世纪上市,不过佳士得1998年被弗朗索瓦·皮诺全资收购,重新私有化,由此两家拍卖行运营模式带来的差异便逐渐显现。

实际上近年苏富比在与佳士得的较量中出现了明显的颓势。从藤田美术馆旧藏、洛克菲勒家族珍藏,到卡塔尔皇室珍藏,再加上拍出4.5亿美元的达·芬奇《救世主》,几笔顶级私人珍藏拍卖都被佳士得拿下。此外佳士得还大力拓展私人洽购、网络线上拍卖以及亚洲市场。反观苏富比,作为唯一一家上市拍卖行,它必须每季度向股东们公开财报,其中包括拍卖保证金额水平、是否有违约买家存在等细节信息,而佳士得作为私营企业不必对外公布利润或亏损。

从2013年起,几位苏富比大股东因内斗展开了著名的“股权之争”,导致管理层和人员大洗牌,包括中国的泰康人寿入股。2016年7月,陈东升的泰康人寿以16.25亿元人民币买入苏富比13.5%的股份,成为它的单一最大股东。

陈东升的故事他自己讲过很多次,上世纪80年代末,正是因为有次在《新闻联播》最后5分钟的国际新闻里看到伦敦苏富比拍卖凡·高的《向日葵》,西方上流社会的高雅场面让他深受震撼,使他最终决定下海创办中国嘉德。

如今嘉德已经成长为中国顶级拍卖行。2016年陈东升成为苏富比单一最大股东之后,国内外不少专业人士都曾分析认为,在接下来几年里嘉德或者保利也许会与苏富比进行更进一步的合作,甚至出现更进一步的收购。

但实际上什么都没有发生。嘉德工作人员告诉我,自购买苏富比股权以来,陈东升“一直没怎么在公开场合谈过这件事”。持股三年后,如今随着德拉伊以高价全资收购,苏富比将在年底退出股市,结束31年的上市公司身份,成为私人所拥有的拍卖行。泰康之前的股权将带来2亿多美元的盈利,被视为一笔成功的财务投资。

艾尔曼认为,这是由于苏富比董事会并没有完全理解中国艺术市场的重要性。2015年,泰德·史密斯(Tad Smith)出任苏富比首席执行官,随后苏富比终止了在北京和多哈的销售业务。第二年泰康人寿成为第一大股东,被认为是稳定和拓展亚洲市场的信号,同年底港电讯行政总裁张永霖加入苏富比董事会,但与此同时泰康也与苏富比达成协议,在三年内所持苏富比股份不会高于15%。

“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无论从硬件水平还是经济思维上,我觉得欧洲各国都已经落后了30年。在中国,网络普及程度太高了,很明显嘉德都比苏富比的拍卖数字化程度高,因此我觉得当时苏富比不一定能理解到这一点,错失过一个进入新时代的机会”。艾尔曼说道。

数字拍卖新时代?

2017年苏富比曾取消了在线拍卖中对买家收取的费用,一年后才又规定对在线买家重新征收费用。

艾尔曼说,保险业、酒店业、银行业,这些传统行业都在与时俱进适应互联网时代,但艺术市场还没有明白过来,拍卖行落后于网络时代的现象很普遍。“佳士得曾经将大量拍品放到网上拍卖,结果闹了个笑话,因为他们用的是Flash技术发布拍品,根本不知道当时Google与Flash技术基本不兼容,最后只有很少人参加了拍卖。”艾尔曼还说自己曾经在世界五大拍卖行之一的一家办公室里看到过一台正在使用的IBM3840,“那可是一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电脑啊!”。更别说大数据了,他曾问过那些大拍卖行是否有自己的数据库,“他们都回答有啊有啊,结果我一看,就是Excel表格,可Excel根本就不是数据库”。

根据艾尔曼的观察,这两年另一个明显的形势是,无论佳士得、苏富比、菲利普斯还是邦瀚斯,“所有这些西方大拍卖行都在售卖自己的拍卖大厅,打算化整为零。现在你去西方的竞拍现场,全是电视屏幕、摄像机,只有特别少的买家,一些代理人,然后好几层的电话委托席,连接着世界各地的买家。实体拍卖现场租金太贵了,员工也多,成本过高,因此各大拍卖行现在打算卖掉或退租一些不动产,节省下的资金用来投入数字化”。

这也许就成了本次收购能够如此顺利的原因之一。德拉伊带来的不只是钱,他的移动电信、媒体资源和互联网思维模式才是最吸引苏富比董事会的东西。

在电信媒体大亨宣布收购后,苏富比首席执行官泰德·史密斯近几天只接受了一次美国媒体Cheddar的专访,而这家美国视频流媒体财经新闻网站今年4月份刚刚被德拉伊在美国的集团收购。“新的合作结构可以帮助苏富比在数字时代进一步提高客户体验,要知道目前参与苏富比在线拍卖的客户中,40岁以下的年轻人占了很大比例,而德拉伊就是网络通信的专家。所以我们也很期待与他合作。”泰德·史密斯在视频采访中这样说道。 拍卖行拍卖苏富比佳士得艾尔曼艺术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