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的机会和风险

作者:谢九

从宣布设立到正式开板,科创板仅仅用了220天,而当年创业板从提出设想到落地,足足花了10年时间。科创板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成为现实,充分体现了当前中国经济对发展高科技产业的重视程度,以高科技带动中国经济突围,越来越成为更多人的共识。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科创板蕴藏的投资机会也就不难想象。

从投资的角度来看,科创板最大的想象空间就在于成长性,如果将中国的科创板和美国的纳斯达克对标,美国最近十几年最成功的高科技企业,几乎都是来自纳斯达克,投资者跟随这些公司一同成长,所获回报也是相当惊人。由于中国A股市场的制度局限性,很多高科技公司无法在A股上市,只能远赴海外,国内的投资者错过了分享成长红利的机会。而对那些海外上市的公司而言,由于海外投资者对这些中国企业并没有足够的了解,加之估值体系和国内存在很大差异,很多海外上市的企业只是在上市之初风光一时,随后大部分时间其实股价表现低迷,失去基本的融资功能,在海外资本市场形同僵尸,很多公司最终不得选择私有化退市。

中国的科创板成立之后,对企业上市条件的设置更加丰富,很多成长性的高科技公司都可以留在境内上市,不必远赴海外,国内投资者也可以最大限度分享本土高科技企业的成长机会,无论对于中国经济、高科技企业还是投资者,都可以实现多赢。

中国股市一向有炒新的传统,当初创业板和新三板等推出时,都在短期之内收获了很高的涨幅,给投资者带来不菲的回报。科创板的历史地位远高于创业板和新三板,投资者追捧的力度可能会更加空前。而且,科创板的估值水平也并不算很高,从目前申报的科创板公司材料来看,发行市盈率的中位数大概32倍,目前创业板的整体市盈率为38倍,考虑到科创板的历史地位,以及A股市场炒新的传统,目前科创板的发行市盈率可以说已经为后续的上涨预留了一定的空间。

当然,科创板在为投资者带来潜在财富机会的同时,投资风险也不得不防。科创板是一个全新的市场,对投资者而言也是一个陌生的市场,最大的挑战在于科创板的估值体系前所未有,绝大多数投资者可能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到底应该给予一家公司多高的估值,此前的办法都已经不再适用,很多投资者可能不得不凭感觉行事。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变化,主要原因在于,科创板的上市条件和此前A股完全不同,过去A股的上市以连续盈利作为硬指标,所以市场上的估值体系也都是建立在盈利的基础上,以市盈率作为核心指标。但是科创板的主要对象是处于成长期的高科技企业,必须淡化对盈利的要求,如果像以往一样过度强调盈利,又会有大量企业无法满足上市条件,这样的话科创板也就没有成立的意义了。

我国的科创板一共设置了5种上市标准,其中只有第一种要求盈利,“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或者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其余四种标准,都对盈利没有任何要求,而是更多强调市值和营业收入。比如第二套标准是“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5亿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2亿元,且最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占最近三年累计营业收入的比例不低于15%”;第三套标准是“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20亿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3亿元,且最近三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计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第四套标准是“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30亿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3亿元”。

而第五套标准甚至连营业收入都没有要求,“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40亿元,主要业务或产品需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市场空间大,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医药行业企业需至少有一项核心产品获准开展二期临床试验,其他符合科创板定位的企业需具备明显的技术优势并满足相应条件”。除了市值达到40亿元的硬性指标之外,其他都是软性指标。

目前申报科创板的公司中,一家叫泽璟制药的公司就是按照第五套标准,按照公司的招股说明书,“泽璟制药是一家肿瘤、出血及血液疾病、肝胆疾病等多个治疗领域的创新驱动型新药研发企业”,2016年度到2018年,公司亏损额度分别为1.2亿元、1.4亿元和4.4亿元,今年一季度的亏损额度为1.7亿元。如果按照传统估值方法来看,公司的亏损额度还在逐年扩大,似乎并没有值得投资的理由,但是这家公司很受风投的欢迎,最新的估值水平达到了47.5亿元,从而满足了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中40亿元市值的要求。面对这样的公司,A股市场的投资者该如何定位,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科创板公司最大的特点在于具有很丰富的想象空间,但这种想象能否最终变现,将是对投资者最大的考验。很多成长期的高科技公司都没有实现盈利,但并不意味着这些公司可以名正言顺地亏损,在度过了初期阶段之后,任何类型的公司最终都还是要以盈利为目的,比如当初在美国上市的阿里巴巴和京东等,虽然一开始也都没有盈利,但最后还是要交出一份盈利的成绩单。在成长初期,很多企业都可以给投资者描绘出一幅前途远大的画面,这个时候的公司估值可以靠市梦率来支撑,但是如果过了很多年还是不能实现盈利,公司的估值水平将会跌至谷底。对投资者而言,投资科创板意味着比以前更需要投资眼光,在公司前景尚不明朗时,既需要发现价值的勇气,但也不可过于乐观激进。

从交易方式来看,科创板也和传统A股有很多不同。不同于A股现有10%的涨跌停限制,科创板的涨跌停幅度为20%,这就意味着科创板的波动幅度将远超过现有A股。而且,科创板公司上市之后,前5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停限制,这就意味着,即使是非常有潜力的科创板公司,也有可能在5个交易日内将以后多年的涨幅空间全部透支,投资者如果过度追高,很有可能多年都难以解套。2008年10月,创业板开始正式交易,首批上市的28家公司在上市首日集体爆发,盘中涨幅均超过100%,其中5只股票涨幅一度超过200%,28家股票的平均市盈率达到了惊人的111倍。随后上市的创业板公司也大都经历了一轮炒作,在经过了前期的疯狂上涨后,创业板开始大幅回调,经历了长达两年多的熊市。

对于科创板而言,最需要警惕的事情就是短期的暴涨暴跌,这将使得科创板完全沦为炒作的场所,大大背离科创板成立的初衷。 市盈率创业板股票市场分析美股科创板